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始建于1961年,经过数代人60余年的不懈努力,科室逐渐发展壮大。2012年获评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目前为国家卫健委授牌的高级卒中中心、国家卫健委神经介入建设中心、CAAE二级癫痫中心、国家脑死亡判定质控示范医院、国家认知障碍高级诊疗中心建设单位、中国帕金森联盟成员单位、神经调控与功能神经网络协同创新联盟成员单位、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国家卫计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国家吞咽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广东省卒中康复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点。
神经内科目前拥有脑血管病与神经介入、神经免疫、感染及重症;认知障碍;帕金森及运动障碍疾病;癫痫与睡眠障碍;周围神经与肌肉疾病;神经康复;神经心理;头痛与神经痛共9个临床研究方向的亚专科专业组设置。擅长收治脑血管病、颅内感染、脊髓病变、周围神经疾病、各类肌病、癫痫、锥体外系疾病、情绪障碍、痴呆等患者。
病房开放床位117张,设有:脑血管病与神经介入病区、认知与神经退化性疾病病区、神经与重症病区、神经重症病房(NCU)、癫痫与睡眠研究中心。在普通门诊的基础上,开设脑血管病、神经免疫、睡眠障碍、癫痫、痴呆、运动障碍、神经-肌肉疾病、头痛与神经痛等专病门诊。近几年平均年出院患者四千多人次,门诊量超过6万人次。
脑血管病与神经介入方向:我科是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第一批广州市卒中地图单位,建立了白云区西部联盟、越秀-南沙区域性紧密型医联体120网络,2000年在省内率先独立开展脑血管病介入检查及治疗;同年完成省内第一例动脉溶栓治疗。2002年独立完成省内神经科第一例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作为广东省神经介入学组副组长单位,近几年每年介入手术量六、七百余例,急诊介入一百余例,介入治疗比例45%以上,复杂手术多,省内影响力大,培养了大量进修医生,辐射全省。
神经免疫、感染及重症方向:我科为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免疫学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学组副组长、广东省麻醉学会疼痛学组副组长单位,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近10项,参与国内7部指南的制定,并发表IF大于SCl论文5分14篇,其中大于10分2篇,尤其擅长自身免疫性脑炎、颅内感染、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重症肌无力的诊治。
认知障碍亚方向:我科是国家高级认知中心建设单位,广东省神经痴呆学组副组长单位,广州市内最早开设记忆门诊,年门诊量超4000人次,形成了医院-高校-社工-养老机构共同参与的社区-门诊-住院-居家(社区)的特色闭环管理模式。科研依托广州市-伯明翰大学脑与认知中心,研发中国-伯明翰认知功能评估量表(BCoS),填补国内卒中后认知障碍评估工具空白并写入国内共识(2020)。近3年发表5分大于SCI论文1篇。
帕金森及运动障碍疾病方向:我科是广东省医学会帕金森及运动障碍学组副组长单位,中国帕金森联盟成员单位,开设运动障碍专病门诊14年,年门诊量位居广州市各大医院第5名;近年开展脑深部电刺激(DBS)术前筛查、术中电生理检测及靶点评估、DBS术后远程及线下神经调控及管理、步态分析形成完整的帕金森病全程闭环式管理;拥有PD数据库及血液样本库。2021年创建百家号“神经科李医生”公众号号,发布共101篇科普图文及视频,获近5万阅读量。
癫痫与睡眠障碍方向:我科是中国发作性睡病协作组成员单位,广东省医学会癫痫学组组长单位,目前是CAAE二级癫痫中心,拥有高清长程视频脑电图仪7台,同时具备多导睡眠监测功能,移动高清视频脑电图仪1台,同时具备脑功能监测功能,是广州市属单位中唯一拥有7个独立单人标准睡眠监测室的专科。
周围神经与肌肉疾病方向:我科设有神经肌肉病专科门诊及专科病房。传统的电生理检查严谨准确,将肌电图与临床密切结合,使许多神经肌肉疾病疑难病例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治,辐射面广。开展在肌肉磁共振下选点、并在B超引导下行肌肉活检,提高了肌肉活检的成功率。特色检查技术还有:单纤维肌电图、震颤分析、皮肤交感反射、周围神经B超等等。开展免疫性神经肌肉病的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疗法,大大提高了重症神经肌肉病的救治率;开展重症肌无力的规范化评估及全程管理,实现精准化治疗。团队成员发表十余篇国内外专业论文,并承担了多个国家级及省市级科研课题。
科室医疗团队梯队建设合理完善,现有医生39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28%为博士学历、49%为硕士研究生学历。近3年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科室成员发表IF>5分的高质量论文30篇。科室也与英国牛津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美国UCLA、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大学、北京天坛医院、协和医院、宣武医院以及香港威尔士亲王大学医院等国内外大学、医院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研究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