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广州消化疾病中心主任曹杰教授的指导下,结直肠肛门外科李旺林教授顺利完成我院第一例“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手术”,腹部无辅助切口,美容效果良好,成功地保留患者肛门及其功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 目前国内大型医院已开展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多年,但大部分均需在腹部开一个辅助切口,然后将标本从腹部辅助切口取出。
与腹腔镜经腹取出标本手术相比,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NOSE)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在更大程度上的满足了患者美观的要求,减少了腹壁切口,术后疤痕,减轻了手术创伤,并且明显降低了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使患者从中获益 。

病情简介:患者C,中年男性,一般情况良好,2017年10月曾因“反复大便带血3月余”在外院行肠镜检查发现“直肠癌”(距肛门4 cm),遂到我院进一步诊治,术前盆腔核磁共振提示TNM分期:T3N0M0,完善心脏彩超、肺功能评估手术耐受情况,胸部+全腹增强CT等检查排除远处转移情况。
具体手术情况:术前准备同经腹直肠癌根治术,麻醉采用全麻,体位取头低足高改良截石位。术者站位及Trocar穿刺孔位置同腹腔镜手术。探查未见异常后游离直肠乙状结肠系膜,显露、保护输尿管。游离出肠系膜下血管用可吸收夹夹闭、离断血管。镜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后方沿直肠后间隙分离到达盆底;向下游离肿瘤下方至肛管直肠肌层面。消毒肛门,距肿瘤下缘2cm处缝一荷包,逐步向上分离会阴、盆腔各层,与腹部术野汇合,将直肠拖出肛门外,距肿瘤10cm完整整块切除标本。用5-氟脲嘧啶冲洗,用吻合器将乙状结肠与肛门作吻合。
手术效果良好,患者术后第一天恢复排气,开始饮水,第二天即吃粥牛奶等半流饮食,并可下床活动。
我院开展的经肛门标本取出术,不仅微创、美观、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住院费更低,而且该术式避免了腹部的取标本切口,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可以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术后患者下地活动早,因此褥疮、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等术后护理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可能行大大降低。相信随着该技术的进一步开展及推广,将会给更多结直肠癌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