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主站
首页医院概况医疗服务科室导航专科专家医疗技术新闻中心人事招聘教学科研
官网微信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正文

《羊城晚报》全球首个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病因的靶向药,广州患者用上了!每年治疗费用约18万元

2024-07-10 10:16 编辑:宣传科 阅读次数:
距离获批半年之久,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新药仑卡奈单抗终于进入医院。近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医院相继为患者开出仑卡奈单抗注射液的处方。专家表示,新药在广东有四家医院参与3期临床试验,包括中国在内的临床研究数据可喜,仑卡奈单抗治疗组与安慰剂组相比,认知衰退幅度减缓27%,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显著延缓了病情进展。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给患者注射仑卡奈单抗

广州多家医院开出仑卡奈单抗的处方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脑疾病,会导致患者智力障碍、精神异常、社会与生活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正常生活。长期以来,阿尔茨海默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和家属一直期望着一种能够真正延缓甚至逆转疾病进程的药物。

2024年1月9日,卫材和渤健联合开发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仑卡奈单抗在国内获批上市,用于治疗由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轻度痴呆。公开资料显示,仑卡奈单抗是一款抗淀粉样蛋白(Aβ)原纤维抗体,已于2023年7月在美国获得完全批准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经过半年的等待,2023年6月28日开始,仑卡奈单抗进入医院,广州多家医院开出仑卡奈单抗的处方。

 

仑卡奈单抗注射液根据体重用药

7月1日,记者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看到,一名来自广州的女性患者由女儿陪同第一次来院注射仑卡奈单抗。患者女儿表示,一直关注国际上的新药动态,得知国内有上市,便立即带着妈妈来治疗。“希望能够延缓病情。”

而另一位74岁的阿婆由于进入临床实验,她已经用药半年,目前整个人的状态都比以前好。“她精神状态不错,我们与她交流都很顺畅。”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潘小平说。

据了解,这是自1984年Aβ被确认为阿尔茨海默病的独特病理标志后,首个获得多个监管机构认可的新药,让人们看到了攻克阿尔茨海默病的曙光。

据了解,除了仑卡奈单抗,目前还有多款Aβ及其他机制的阿尔茨海默病在研新药有望在近几年获批上市。药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1日,全球进入临床阶段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364个,近三年有更新的有172个,靶向Aβ、微管相关蛋白tau(MAPT)最多。未来随着更多新兴疗法进入这一领域,攻克阿尔茨海默病也并非不能实现。

针对病因治疗,减轻脑部炎症反应

据了解,仑卡奈单抗在中国获批,是基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大型3期研究Clarity AD。根据2022年11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发表的3期Clarity AD试验结果,在近2000名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仑卡奈单抗显示在减少临床衰退方面具有高度显著统计学意义。用药3个月即降低Aβ负荷,主要终点18个月时临床痴呆评分总和(CDR-SB评分)与安慰剂相比减缓了27%。

潘小平介绍,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是脑内β-淀粉样蛋白的异常沉积,这些蛋白质在神经元之间形成斑块,破坏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仑卡奈单抗通过与β-淀粉样蛋白结合,促进其清除,从而减轻脑内的炎症反应和神经损伤。

“三期临床试验的结果非常振奋人心。”潘小平表示,影像学显示的结果脑部Aβ清除与患者临床症状一致,用药的患者比对照组临床痴呆评分总和下降27%,这个数据是非常非常好的。”

作为全球首个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病因的突破性靶向治疗药物,它通过靶向清除脑内β-淀粉样蛋白的异常聚集,直接作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从而延缓疾病的进展。这一机制的直接针对性,使得仑卡奈单抗相比于传统的对症治疗药物,具有革命性的优势,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

据了解,本次仑卡奈单抗在中国获批,上市后定价 2508 元,即一个 60公斤体重的患者月均治疗费用约1.5万元,年治疗费用约18万,定价约18万/年,与海外价格基本一致,每两周静脉输液一次。

定期影像学检查,监控脑部情况

尽管仑卡奈单抗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上展现了显著的效果,但患者使用时也伴随着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

“我们有三名患者入组仑卡奈单抗的三期临床试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陈浩博介绍,在临床试验中,仑卡奈单抗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轻度或中度头痛;部分患者可能在前几次用药出现过敏情况,部分患者可出现脑水肿和微出血的情况,虽然大多数是无症状的,但也可以出现头痛、视力障碍等不适,极少数患者会出现如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癫痫等严重症状。因此,专家表示,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MRI,以监控脑部情况,特别是脑水肿和微出血的风险。同时患者需要配合进行定期随访,需定期前往医院,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用药方案。

文、图| 记者 张华

热点新闻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博士后招聘公告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在《JMC》联合发表研究成果,揭示利用AI应对多重耐药菌最新进展
点赞!“全国先进”表彰,他又上榜啦! ​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月31号上线“午+夜”门诊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召开2025年度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广州日报》检查等床两不误!市一医院推出“预住院”服务
喜讯 |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护理团队荣获广东省手术室护理职业技能展示活动一等奖!
服务再升级!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入院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打造one-stop入院服务模式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获授牌“中国腹膜肿瘤诊治中心”,推动腹膜肿瘤的规范化诊治
粤港澳大湾区健康产业考察团到访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探湾区医疗合作新机遇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失眠绿色治疗联合门诊开诊啦!
招生|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5年(春季)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师学员培训中心招生简章
春节在岗|血透室里的坚守与温暖
提质增效创新作为不断提升麻醉服务能力,广州市麻醉工作会议圆满成功
2024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十件大事重磅发布!
护士小姐姐的暖心妙招,缓解就医小紧张
燃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5年迎春职工趣味运动会、游园活动精彩纷呈! ​
多学科协作,创伤救治能力再提升——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落成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女第二次代表大会、医院工会第十六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