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防晒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如果防晒做得不到位,不仅会让皮肤变黑,还容易使皮肤变得粗糙、加速皮肤衰老,甚至导致皮肤病等。如何科学防晒?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防晒产品?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思远表示,夏季时,应避免在紫外线最强的时间段进行户外活动。另外,防晒的核心是抵御紫外线,在户外活动时,应选择SPF值(防晒指数,防晒产品对UVB的防护能力)和PA值(防晒产品对UVA的防护能力)都较高的防晒产品,确保皮肤得到全面保护。
紫外线主要分为UVA和UVB两种类型。UVA能够深入皮肤真皮层,破坏皮肤内部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导致皮肤松弛、皱纹加深,并刺激黑色素细胞产生更多的黑色素,使肤色变黑、出现色斑;UVB则主要作用于皮肤表层,短时间内即可导致皮肤晒伤,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若长期暴露于UVB下,还会增加罹患皮肤癌的风险。

在诊疗过程中,思远发现许多人存在防晒误区。比如,有些人过分追求高SPF值,却忽视了PA值的重要性;有些人只关注面部防晒,而忽视对颈部、耳朵、手背等容易被晒伤的部位进行防晒。
“大家在户外活动时,应该选择SPF值和PA值都较高的防晒产品,这样才能保护皮肤不受到伤害。”思远表示,涂抹防晒霜时,要确保量足且均匀,每次涂抹的量应为每平方厘米2毫克,相当于一元硬币大小的量。由于防晒产品的持久性有限,建议每隔两小时重新涂抹,或者根据产品说明进行补涂。
“孕妇、儿童和皮肤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在选择和使用防晒产品时需要更加谨慎。”思远建议,孕妇尽量选择天然成分、温和无刺激的防晒产品,避免使用含有化学防晒成分的产品;儿童优先选择物理防晒,或者选择专为儿童设计的防晒产品,并确保涂抹量足够、均匀,以避免晒伤和皮肤问题。
对于皮肤病患者来说,首选的防晒方式是物理防晒。如果选用防晒产品,则要仔细查看成分表,避免使用可能引发过敏的产品。同时,涂抹时要轻柔,增加补涂次数,确保皮肤持续得到防护。如遇病情复杂或特殊情况,最好在皮肤科医师的专业指导下选择和使用防晒产品。
“使用防晒产品后,要注意使用亲水性的清洁产品进行清洗,以免防晒产品残留引起皮肤问题。”她说。
除了做好防晒保护,思远还建议,公众应尽量避免在阳光最为猛烈的10时至16时之间长时间地进行户外活动。进行户外活动时,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对皮肤健康至关重要,可以减少皮肤晒后干燥的现象。同时,鉴于夏季紫外线辐射强烈,一旦发现皮肤表面出现异常,务必及时前往医院接受专业检查。
南方+记者 厉思璇
通讯员 吴丽婷 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