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可以帮我看看我的单据吗?
我想知道医保报销了多少?”
在日常工作中
参保人经常会咨询这样的问题
下面就带大家解读门诊收费清单&门诊收费票据

1. 本次费用金额:就诊医疗费用的总金额。
2. 本次预收金额:预收的门诊诊查费,简称挂号费。
3. 个人缴费金额:医疗总费用减去医保统筹金额和本次预收金额之后的费用,也就是这次门诊还需要补交的费用,可以由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也可以由参保人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现金支付。
4. 医保统筹金额:由医保基金支付的费用,即医保报销的部分,不需要自己掏钱。

1. 医保统筹基金支付: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费用,按规定的比例享受待遇,即医保报销的部分,不需要自己掏钱。
2. 其他支付:除医保统筹基金外,重大疾病补助、医疗救助等享受的待遇。(这一项也不需要自己掏钱,符合享受条件划卡或报销时自动结算,无需二次报销!)
3. 个人账户支付:本次看病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余额支付的费用,包含本人个人账户和家庭共济账户。(注意:广州市仅职工医保参保人员有个人账户,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无个人账户。)
4. 个人现金支付:个人通过现金、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渠道支付的费用。
5. 个人自付:经基本医保统筹基金和其他支付后,由个人承担的部分。包括乙类项目个人先自付费用、共付段费用中个人自付部分、超限额标准费用等。
6. 个人自费:不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全部由个人承担的费用。
总结一下:简单来说,医保负责报销“统筹基金支付”和“其他支付”部分的费用,剩余的其他费用需要自己通过医保个人账户或者现金支付。
扫码即可手机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