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医院上班
一个行政工作者的医院工作经历
是的,我在医院上班,可我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我是一名医院行政工作者。因为工作的关系,我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医护人员,并且以另一种角度观察他们的工作。“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经过近一年的工作,我切实感受到医护人员都在默默践行着中国医学生的这一誓言;而在医院上班的这段经历,也使我快速成长。
叩响生命之门
由于宣传工作的需要,我得以身临一些新手术的现场,比较全面地了解手术进行的全过程。虽然亲身经历的手术多为微创手术,但每一次在手术室的心跳告诉我,医生的大手不只拿着器械,更是托起了生命的希望。手术的每一步,都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难以估计的影响,因此医生们要一直保持紧张清醒的状态。或许只有近距离地体验过,才明白手术室里医生要承受多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在手术室,医生为患者叩响生命之门。
带来呵护之暖
刚到医院上班的时候,我到临床见习了一段时间,大部分时间都和护理人员在一起,由此也颠覆我对护理人员的印象。我心目中的白衣天使,是温柔娇弱的邻家女孩。可当我看到病区走廊他们匆忙的脚步、病房里照顾住院患者使出的大力气和抢救室里毫不畏惧反应迅敏的身影,我才知道我错了,邻家女孩(男孩)是多么的坚强,护理工作是多么不容易。见不到我那当护士的室友,我知道她又在通宵达旦地工作;而她晚上回来时,总是一脸疲惫甚至连话都不想说。我知道,这一天肯定又是忙碌甚至受气的一天。在临床一线,护理人员为患者带去呵护之暖。
传播健康之音
我是医院行政工作者,同时也可能是一名患者。当我以双重身份走近医护人员时,又有了不一样的见闻。有一天我去中医科就诊,医生告诉我做物理治疗需要30分钟,于是我在布帘后面坐着。30分钟里,我的耳朵接收到了许许多多信息,更让我觉得医生工作不仅强度大,要求也特别高。几乎每5分钟,医生就要接诊一位病人。刚走了一位头晕的老人,又来了一个消化不良的孩子;这位是在船厂上班、睡眠差精神不佳的年轻人,那位是腰椎疼痛的中年男子……医生那标准的普通话、陌生的四川方言以及稍显僵硬的粤语,在我的耳边、在诊间,交织成一曲动听的歌曲。在每一个诊间,医生为患者传播健康之音。
一年的时间太短,要学习要体验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在医院工作的经历将一点点丰富一点点改变,唯一不变的是工作的信念——做好宣传工作,服务临床一线。点滴收获记心上,我与医院共成长。
(作者:医院办公室 陈瑶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