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主站
首页医院概况医疗服务科室导航专科专家医疗技术新闻中心人事招聘教学科研
官网微信
您的位置: 首页 > 南沙分院 > 新闻中心 > 正文

【湾区新技术】卒中中心多学科协作,机械取栓再创湾区奇迹

2020-01-29 11:12 编辑: 阅读次数:

【湾区新技术】卒中中心多学科协作,机械取栓再创湾区奇迹

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是全球三大死亡原因之一,缺血性脑卒中在脑血管病中占80%。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治疗是时间窗内(4.5-6小时)予药物静脉溶栓治疗以及介入取栓治疗(6-12小时)。

2019年新年第一个周末假期,恰好是小寒节气,持续了一段时间的低温天气还未见明显升温,漫天大雾更觉寒冷。南沙医院连续收治了2例发病超过4小时失去静脉溶栓黄金时间治疗和因血管梗塞时间过长,静脉溶栓效果不明显的脑梗塞患者,卒中团队启动多学科急救模式,直接取栓、桥接取栓,把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时间延长到12小时,让患者转危为安。

脑梗塞错过药物溶栓良机,多学科协作直接取栓

15早上830分,南沙本地居民温老伯,64岁,言语不清,口角歪斜,右侧肢体乏力,被家人发现不对劲后赶紧送到南沙医院就诊。行急诊头颅CT检查未见出血,经过卒中评估患者吞咽困难、言语含糊、左侧眼睑下垂、右侧肢体乏力,NIHSS评分6分,考虑后循环脑梗塞,起病已经接近9-10小时,超过静脉溶栓时间。患者情况危急,稍有耽搁必定四肢瘫痪,重度残疾。卒中团队马上启动绿色通道,多学科协作进行介入取栓治疗,经过数小时由神内神外介入麻醉重症监护室护理默契合作,在患者的基底动脉责任血管成功取出长约5cm的血栓,术后平稳送lCU监护。

第二天温老伯意识恢复清醒,可以回答问题,手脚不同程度的自行活动了。

脑梗塞除了静脉取栓,还可以桥接取栓

一波未平,紧接着另一场景,周日傍晚6时,区中医院院前急救医护紧急呼叫南沙卒中120急救网络平台:“有一个疑似脑梗死的病人,被发现跌倒在地一小时,右侧肢体乏力,不能言语,CT排除出血,需要急救,已经启动120急救调度绿色通道,现在赶往南沙中心医院卒中中心,十分钟后到。”

来院后经积极的药物溶栓治疗,病人仍然神志欠清,完全失语,肌力0级,若不能及时开通血管,病人很可能脑疝甚至死亡。事不迟疑,必须马上介入开通血管。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在这一刻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立即联系神内、神外、麻醉、介入、护理全部到位,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后,马上转送介入室,立即插管麻醉,一针见血成功穿刺,插入导管顺利造影,从病人左侧颈总动脉抽出大量栓子。

时间不停的运转,转眼已经是深夜凌晨,脑血管内介入取栓治疗顺利完成,患者梗塞的血管得以复通。可能没有人会注意到身穿数十公斤的防护服和全部湿透的手术衣,也没有人能体会到术者的高度紧张和常年手术操作带来的伤痛。卒中团队拯救生命带来快乐,病人得到最好的救治,挽救的不仅仅是生命,还有一个个家庭。

(作者:南沙医院神经内科  欧阳樱君)

热点新闻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博士后招聘公告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在《JMC》联合发表研究成果,揭示利用AI应对多重耐药菌最新进展
点赞!“全国先进”表彰,他又上榜啦! ​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月31号上线“午+夜”门诊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召开2025年度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广州日报》检查等床两不误!市一医院推出“预住院”服务
喜讯 |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护理团队荣获广东省手术室护理职业技能展示活动一等奖!
服务再升级!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入院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打造one-stop入院服务模式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获授牌“中国腹膜肿瘤诊治中心”,推动腹膜肿瘤的规范化诊治
粤港澳大湾区健康产业考察团到访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探湾区医疗合作新机遇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失眠绿色治疗联合门诊开诊啦!
招生|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5年(春季)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师学员培训中心招生简章
春节在岗|血透室里的坚守与温暖
提质增效创新作为不断提升麻醉服务能力,广州市麻醉工作会议圆满成功
2024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十件大事重磅发布!
护士小姐姐的暖心妙招,缓解就医小紧张
燃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5年迎春职工趣味运动会、游园活动精彩纷呈! ​
多学科协作,创伤救治能力再提升——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落成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女第二次代表大会、医院工会第十六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