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逢广州抗疫由二级响应降为三级响应之际,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发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在区域性医联体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实现业务协作、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合作目标,2020年5月9日下午,我院在门诊5楼会议室举行“论剑2020:创高水平专科,高质量复工复产暨区属医院进修”启动会。南沙区属医院领导和进修生等19人参加会议。我院领导、临床科主任、科负责人、医疗组长、职能部室负责人、护士长约10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李铠书记主持。
贾林院长作题为“后新冠疫情时期南沙中心医院的绩效管理变革之路”的主题报告:2020年是医院“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谋划之年,未来五年南沙中心医院将推进现代化医院管理,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服务-绩效水平,致力于打造规模适度、管理-服务-绩效优良、环境-医保-南沙友好、具有强力竞争力、职工共建共享的国际化大湾区诊疗中心。
受新冠肺炎影响,许多医院出现了“四降两升”收支失衡现象,即门诊量、住院量、手术量和医疗收入下降,防控成本和人员成本上升。面对疫情防控和全面复工复产的双重挑战,贾林认为破局医院绩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课题,亟需实现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粗放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医院4月中下旬已取得较高质量的复工复产成果,医院的经验在于在总院领导的一体化管理下,提早规划和分步实施以下措施:(1)技术提升:全面实施“119520”发展计划,细化实施20项特色专科项目,打造环境-技术-服务俱佳的高水平区域性诊疗中心。(2)效率提升:创建日间手术中心,不仅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降低20%,而且有效盘活闲置资产,提升大手术室的运行效率,增加科室收入。(3)医保管理:实行DRG管理—专科医保分值付费管理,有效减少病种成本,规范病种临床路径,提升医院整体工作效率。(4)主任管科:实行临床、医技、职能科室主任目标考核制,加强科室管理,强化科主任责任。(5)分配改革:实施RBRVS新绩效考核方案,使绩效工资结构分配更加合理,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医院的总体效益。(6)内部激励:设立各科室医疗组长,以医疗组作为绩效考核基本单位,打破“大锅饭”,形成院-科-组三级责任管理模式。(7)重点项目:差异化发展,全面规划建设骨髓移植中心、睡眠医学中心、介入诊疗中心、肿瘤诊疗中心等项目;在总院领导支持下,利用高水平医院资金,打造涵盖PET/CT、西门子3.0T MRI等完备的高档设备体系。(8)成本控制:制订支出红线和全面降耗20%,确保职工收入维持平稳增长。
最后,贾院长介绍乡里乡亲-2020计划。我院通过开展南沙职工家属座谈会、社区服务中心座谈会和村(居委)干部座谈会,推广“灵山紧密型医联体模式”至区一医院和推广“南沙街社区服务中心模式”至其他社区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广优秀的技术服务品牌,进一步打造和推广“120+重症救治中心”的南沙模式。
医务科副科长方少凡介绍医联体工作情况,我院创新教学模式-进修导师制,选定学科带头人担任导师, 一对一带教,制定个体化的培训方案,目的在于建立未来长期帮扶授教的关系,提高进修医师教学质量。
随后,她汇报了我院医联体建设亮点:创新医联体建设新模式,以区一医院为试点,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检查;与灵山医院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定期派遣专家坐诊、协助抢救、授课等;打造和推广120+重症救治模式。
未来,我院将从建设重症救治中心、建设医联体远程医疗平台、推进诊疗服务同质化、实施全面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升医联体建设水平。
紧接着进行的是南沙区紧密型医联体签约仪式。区第一人民医院、灵山医院及南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我院签订了医联体合作协议书。签约后,我们将全面促进医、教、研等多方面的深度合作,切实提高南沙区医疗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打造湾区医疗新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