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主站
首页医院概况医疗服务科室导航专科专家医疗技术新闻中心人事招聘教学科研
官网微信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市一新青年】何龙:医生首先要信任自己的病人

2021-10-12 07:36 编辑:管理员 阅读次数:

编者按: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国家。在青年中,有这样一支特殊的医学新青年队伍,在医疗技术上发挥自身所长,在战“疫”中冲锋在前,在科研道路上不懈求索,在脱贫攻坚上贡献青春力量......市一医学新青年,为你们喝彩!

今天,

让我们走进新青年——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 何龙

 


新青年对话·何龙

何龙,现任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鹤洞分院(眼耳鼻咽喉口腔中心)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2020年度第六届“羊城好医生”。

擅长鼻咽癌、喉癌、下咽癌、口咽癌、鼻腔鼻窦癌、甲状腺癌、腮腺癌等耳鼻咽喉头颈部恶性肿瘤的诊断和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在喉癌、下咽癌、鼻腔鼻窦癌的切除和功能重建,侵及喉、气管和食管的甲状腺癌切除和气管食管修复重建,腮腺癌根治性切除和面神经重建和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挽救性手术等外科手术方面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开展了胸大肌皮瓣、颈阔肌肌皮瓣、锁骨上皮瓣等各种带蒂皮瓣和股前外侧皮瓣、前臂皮瓣等游离皮瓣手术。

主要科研课题有:广东科技计划项目:肿瘤干细胞样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对喉癌细胞免疫作用体外研究。

从医感言:任何人都难脱离疾病困扰,都是绝对的病人,包括我们医生自己在内。做一个让病人喜欢的医生。

“灵魂拷问”:如果躺在手术台上的是你本人,你愿意让自己做手术吗?

作为外科医生,何龙主要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和综合治疗,基本上不是在门诊出诊就是在手术台上。

“从医过程中,最开心的是患者的信任,我看过的恶性肿瘤患者几乎都会留我的电话号码”,何龙说,医生首先要信任自己的病人,跟患者沟通的时候,要多换位思考,从患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怎么样去达成医患间这种互相信任呢?何龙和他的团队一直认为,要有“绝对病人”的意识。医生也不是神,就算作为医生,也有生病的时候,任何人都难摆脱疾病的困扰。

2015年,何龙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访学

万一你面对的这个患者就是你本人自己,你站在这个角度去思考,这个病是要怎么去诊断、去治疗,甚至在何龙带教年轻规培医生的时候,他都会向实习医生们发出“灵魂拷问”——

“这个手术你有没有信心做下去?”

“如果你有信心做下去,那么我再换一个问题给你,如果躺在手术台上的病人是你自己,你愿不愿意让自己(主刀)去做手术?如果你不愿意,那就得继续努力学习。”

如果等到有一天,哪怕躺在手术台上的是“我们自己或者是亲人”,面对此情此景,我们自己可以非常有信心的去开展手术,那你就非常成功了!他不仅是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也要求着他带教的医生。

开展科普讲座

为患者答疑

从医的过程非常辛苦,高强度的工作,大量的值班,没有医生敢拍着胸脯说学医容易。

“但我们在帮助别人,做的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工作,我觉得我的工作就有了价值。”何龙说。

技术为先:为贵州患者摘除13年的“卡脖子”肿瘤

走到科室病房里,能看到来自各地的患者,有的甚至不远千里来到这里求医。谈起让他印象深刻的一位患者,则是2019年是一位来自贵州的患者花姨(化名)。


花姨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医生黄迪驻点帮扶毕节市第三人民医院时,开展“健康扶贫”义诊活动中发现的。经过广州市一与贵州远程会诊初步查看,花姨甲状腺肿物巨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3年来,因家庭条件有限未及时就诊,随后转至广州进一步治疗。


花姨在市一总院被确诊为先天性的腮裂囊肿,“患者送来的时候,脖子肿大程度很高,加上肿瘤与面神经、颈部大血管比较紧密,所以手术存在一定的难度,当地没有一家医院敢给她动手术。”何龙介绍,“入院时,患者脖子上的肿物大小约为9cm×6cm×8cm,而正常情况下患者两三厘米就会来医院就诊了”。

从贵州辗转到广州求医,得知可能还要进行手术治疗,对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花姨来说,心里面无疑是有一些慌乱,这个医生行不行,自己手术过程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在经过多学科会诊后,何龙细心的为花姨解释了整个病情的基本情况,用简单易懂的方式介绍了治疗方案。

“还是那句话,很感谢我的病人能够相信我”,何龙联合其他医生一起为其进行了腮裂囊肿切除术,手术顺利,切下肿瘤里约1斤重的囊液。

术后,花姨的呼吸和吞咽功能明显改善了,彻底摆脱了折磨她13年的颈部肿物,她感叹道,“现在呼吸正常了,也可以正常饮食,脖子轻了几斤。”

MDT诊疗:发挥团队优势

作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青年技术骨干,何龙扎根临床、苦练技术。为更好的服务好头颈肿瘤患者,提升业务能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自2021年2月以来开展了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和固定专家的头颈肿瘤论坛,包括头颈肿瘤多学科会诊MDT和头颈肿瘤知识讲座。

MDT(多学科诊疗模式)对很多人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何龙表示,耳鼻咽喉头颈解剖复杂,头颈肿瘤诊治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开展固定的头颈肿瘤论坛和多学科会诊MDT,是非常好的学习提升机会,也是为了让诊断更准确,治疗方案更合理,让患者能真正受益。

论坛现在包括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甲状腺外科、肿瘤科、影像科、病理科、颅脑外科、胸外科和营养科等科室,全面为头颈肿瘤患者的诊断、治疗、修复和营养等方面保驾护航。每周约开展5个新病例,并对上期讨论的病例进行回顾和总结。


何龙翻开近期的一个会诊记录,一个来自贵州的20岁年轻小伙,3年前发现脖子的右侧有一个“鸡蛋”大小的肿物,3年来肿物逐渐增大至拳头大小,辗转多家医院,随后慕名来到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患者入院,考虑可能是颈动脉体副节神经瘤,大小约10*8cm,科室立即组织了神经外科、放射科、介入科、肿瘤科、病理科等专家进行了多学科会诊,对肿瘤的范围、血供情况,以及肿瘤切除后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讨论,在详细的手术预案下,患者的手术非常顺利。

来到广州市第一民医院十余年,何龙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一名普通的医师,到成长为科室的技术骨干,不断挑战新技术和用更现代的医疗理念服务患者。

“市一新青年”栏目,

分享新时代的市一青年故事

热点新闻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博士后招聘公告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在《JMC》联合发表研究成果,揭示利用AI应对多重耐药菌最新进展
点赞!“全国先进”表彰,他又上榜啦! ​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月31号上线“午+夜”门诊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召开2025年度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广州日报》检查等床两不误!市一医院推出“预住院”服务
喜讯 |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护理团队荣获广东省手术室护理职业技能展示活动一等奖!
服务再升级!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入院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打造one-stop入院服务模式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获授牌“中国腹膜肿瘤诊治中心”,推动腹膜肿瘤的规范化诊治
粤港澳大湾区健康产业考察团到访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探湾区医疗合作新机遇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失眠绿色治疗联合门诊开诊啦!
招生|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5年(春季)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师学员培训中心招生简章
春节在岗|血透室里的坚守与温暖
提质增效创新作为不断提升麻醉服务能力,广州市麻醉工作会议圆满成功
2024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十件大事重磅发布!
护士小姐姐的暖心妙招,缓解就医小紧张
燃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5年迎春职工趣味运动会、游园活动精彩纷呈! ​
多学科协作,创伤救治能力再提升——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落成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女第二次代表大会、医院工会第十六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