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主站
首页医院概况医疗服务科室导航专科专家医疗技术新闻中心人事招聘教学科研
官网微信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市一新青年】肖文德:奋斗青春,筑梦市一

2021-09-16 07:39 编辑:管理员 阅读次数:

编者按: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国家。在青年中,有这样一支特殊的医学新青年队伍,在医疗技术上发挥自身所长,在战“疫”中冲锋在前,在科研道路上不懈求索,在脱贫攻坚上贡献青春力量......市一医学新青年,为你们喝彩!

今天,

让我们走进新青年

聆听肖文德医生的故事~

新青年对话·肖文德

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骨科主任。系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高层次人才评审专家、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脊柱外科医师分会委员等。

擅长领域: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腰椎峡部裂、脊柱骨折、脊髓损伤、脊柱肿瘤、脊柱结核、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脊柱侧弯驼背畸形等疾病的诊治。近年来特别关注脊柱微创治疗,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阶梯化治疗”列为广东省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讲过,“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无奋斗,不青春,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在这个最好的时代里,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市一。

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我成长的故事。

2012年,我博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毕业后怀着满满的信心和无限的憧憬我来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成为一名骨科医生。

我感到非常幸运,在医院高速发展的时期来到这里,而且遇到一批技术高超、和蔼亲切、诲人不倦的上级医师,正是他们耐心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使我由一名青年医师成长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科主任。

“那一年我做了226台急诊手术”

骨科老前辈、中国工程院顾玉东院士曾经讲过,好医生要有四心“对病友的同情心,对工作的责任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同志的团结心”。这句话我非常认同,也经常用这句话来鞭策自己。

2013年5月,86岁的“东江纵队女战士”姚奶奶因“腰2椎体压缩性骨折”在脊柱外科住院治疗,当时我是她的主管医生,我们根据她的病情进行缜密讨论,制定微创手术方案,术后效果非常好。


出院时,姚奶奶特意送了一张和她爱人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颁发纪念章合影相片给我,表示感谢,我保留至今。

特殊的感谢信(相片背面写到:肖文德博士对姚真的治疗,主动详细介绍医疗方法,耐心开导病者的忧虑,表现出医德优良,值得表扬和非常感谢)。

2014年1月,我开始了为期一年的住院总医师生涯,每周从周一到周五,无论白天和黑夜,都时刻待在医院工作,让我切身体会了住院总医师就是“总是住在医院的医师”。


为患者实施微创手术

那一年我做了226台急诊手术,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年三十通宵达旦为一名外地转来的危重爆炸伤患者手术,手术结束已是春节。

当时疲惫不堪的走出手术室,累的站都站不住了,患者家属满含泪水对我说声:“肖医生,辛苦你了!谢谢……”,疲惫顿时烟消云散,责任感、成就感油然而生!

“撸起袖子加油干”

青年医师需要有进取心、有想法、有信心、有动力,这几点是让自己快速成长的法宝,参加比赛是提升自己的最好方式。

在一线进行健康科普知识宣讲

2016年,我参加中国骨科好医生读片大赛,依次经初筛、广东赛区赛和华南赛区赛,总决赛与其他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北医三院、湘雅医院、上海华山医院等著名医院的11名选手同场竞技,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获得二等奖。

参加中国好医生读片大赛总决赛

我院目前是省、市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为青年医师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鼓励大家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我于2017年和2018年均获得院内新技术新项目二级资助(1万元),2017年获得医疗技术视频演示大赛二等奖等。

大部分青年医师拥有较高的学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对新技术上手快,可时常独自一人闷头干,而忽视了团结。

其实,“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是单干,团队才有大力量。


组织科室团队义诊

2016年,我参加骨科杨运发主任主持的项目“四肢特殊类型大段骨缺损的显微修复系列研究”获得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9年,我和骨科医护人员组团参加“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成立10周年”,并表演了歌舞(武)——《中国人》,充分体现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

“教学相长、注重科研、善于总结”

医生会看病、会讲课,就能满足了吗?远远不止,学术研究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2014年-2018年,我分别担任骨科教学秘书、外科学教研室教学秘书,协助科室主任和教研室主任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坚持教学相长,获得自我发展。

我于2017年获得医院教学病例讨论竞赛二等奖、2018年获得广州医科大学优秀实习带教(指导)教师、2019年获得医院本科教学“优秀教学秘书”。

参加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学术会议并获奖

2016年获得广州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资格,2021年获得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资格和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资格;培养硕士研究生姜鑫同学取得我院及广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学术科普大赛一等奖。指导本科生袁关敏同学获得2018-2019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推荐该同学硕士免试入学复旦大学,导师为全国著名专家张文宏教授。

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是出人才、出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学科梯队建设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术地位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分别承担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和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等数项课题,在国内外期刊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

培养广医硕士研究生顺利答辩毕业

青年医师在工作中要用心思考,及时梳理遇到的各种问题,记录下妥善地处理方法,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日积月累下来的经验就是真知。

这些经验反过来对今后的工作又会起到指导作用,推动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我经常归纳总结临床病例,努力提高自己临床思维和能力,多次参加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分会青年医师病例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

“用心做事、以诚待人”

2019年3月,我由总院脊柱外科调入南沙医院骨科负责科室工作,既然来到南沙,就要立足南沙,我要求自己要成为一个“想干事、会干事、能处事”的青年医师。

为促进南沙区区域骨科学发展,加快骨科医师队伍建设,提高骨科医师学术水平,南沙医院骨科牵头成立广州市南沙区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本人担任首届主任委员。

参加社区核酸采样

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创伤患者救治水平,提高多发伤复合伤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推动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形成南沙区创伤事件应急救治网络。南沙医院以骨科为牵头科室,2020年8月通过广州市南沙区卫健局评估,挂牌“广州市南沙创伤中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总院领导和南沙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南沙医院骨科全体医务人员坚守岗位。

南沙医院骨科肖文德团队成功为隔离船员实施手术

就在今年6月,有一名菲律宾籍水手在轮船上工作时不慎被机器压断右手臂,伤口出血不止、疼痛剧烈、病情危急。由于患者属于入境隔离人员,南沙骨科团队启用麻醉科负压手术室,按新冠疑似病例为隔离船员实施手术,手术顺利,术后无发热等不适。

作为青年医师,要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始终保持学习竞争的心态,在工作中践行“仁心仁术,方便为怀”。

南沙医院骨科科室文化:传承创新、团结奋进


“市一新青年”栏目

分享新时代的市一青年故事

热点新闻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博士后招聘公告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在《JMC》联合发表研究成果,揭示利用AI应对多重耐药菌最新进展
点赞!“全国先进”表彰,他又上榜啦! ​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月31号上线“午+夜”门诊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召开2025年度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广州日报》检查等床两不误!市一医院推出“预住院”服务
喜讯 |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护理团队荣获广东省手术室护理职业技能展示活动一等奖!
服务再升级!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入院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打造one-stop入院服务模式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获授牌“中国腹膜肿瘤诊治中心”,推动腹膜肿瘤的规范化诊治
粤港澳大湾区健康产业考察团到访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探湾区医疗合作新机遇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失眠绿色治疗联合门诊开诊啦!
招生|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5年(春季)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师学员培训中心招生简章
春节在岗|血透室里的坚守与温暖
提质增效创新作为不断提升麻醉服务能力,广州市麻醉工作会议圆满成功
2024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十件大事重磅发布!
护士小姐姐的暖心妙招,缓解就医小紧张
燃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5年迎春职工趣味运动会、游园活动精彩纷呈! ​
多学科协作,创伤救治能力再提升——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落成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女第二次代表大会、医院工会第十六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