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1日是第16个世界肾脏病日,对于肾脏疾病,大部分的人都没有觉察到,到医院就诊的时候已往往到达慢性肾脏病晚期,为提高肾脏病的认识以及警觉。3月11日上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联合老年肾脏病区、儿科肾病区于开展肾脏病日的宣传教育以及义诊活动。
那么,怎么护肾呢?该院肾内科病区李剑文主任医师分享了护肾干货“八大黄金法则”∶合理运动;控制血糖;监测血压;健康饮食,保持体重;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戒烟;不随意服用非处方药物;如果你有一个或多个高危因素,请定期检查自己的尿常规和肾功能。
肾脏病能预防,但万一得了肾脏病,怎么办呢?肾内科刘曰光主任医师说,即使得了肾病,也要好好活。他指出:肾内科医生责任是修好刹车,延缓甚至停止其前进,感冒药、止痛药和中药不要随便吃,治疗肾病关键是持之以恒,不要随便放弃治疗。10年后的自己,会感谢10年前努力治疗肾病的自己。
很多人认为肾脏病的大部分是成年人,那么儿童是不是就不用担心呢?儿科郝志宏主任医师在他的分享中指出:肾病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到什么时候?早到儿童就要关注,早到胎儿时期就要关注产前超声检查。“不是年轻就肾健康,儿童也有慢性肾脏病,起病隐匿,病因有先天性,遗传性,尿路畸形及各种原发性、继发性肾脏病等。”郝志宏指出,尿常规和泌尿系B超检查是经济、有效的肾脏病筛查方法。
除了儿童,老年人群也是肾脏病的高危人群。老年肾脏病区黄玉宇主任医师在宣教活动中指出:老年人本身基础疾病较多,比如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疾病,这些基础疾病会不同程度导致肾脏出现损害,加上本身年龄也是肾脏病进展的高危因素,“老年人往往认为自己年龄大了,肾功能有点损害是‘正常’,没有每年的体检,或者是慢性病门诊只开药吃,没有定期检查尿常规和抽血查肾功能。当发现肾脏损害进展为尿毒症为时已晚。”黄玉宇说。
采写:新快报记者高镛舒通讯员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