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有许多血液病患者前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有时候供体者非广东省内,为了让院内住院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志愿者将远在千里之外的造血干细胞及时运送回院,减少患者等待治疗的时间。
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量不断的增加,对运送造血干细胞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基于此,市一医院建立“蒲公英”—造血干细胞运送志愿服务队伍,协助血液科医护人员运送造血干细胞。
疫情后,第一次从武汉取回造血干细胞
12月2日,有一例造血干细胞需要从武汉取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黎黔琴志愿者立即报名。黎黔琴志愿者是市一医院血液科研究生,曾多次参加“蒲公英”造血干细胞运送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经验丰富。
本次志愿服务是疫情后第一次从武汉取回造血干细胞,因为国内疫情控制原因,武汉医院防控较严格,志愿者无法提前进入病房,需在外等待供者取细胞时志愿者才能进入医院病房。


黎黔琴志愿者在武汉取造血干细胞
早在取髓之前,她就认真规划了路线。黎黔琴将受体患者及其家属手写感谢信朗读并交给供者,等待造血干细胞取配完毕,认真核对信息。在坐车、转车途中,把箱子提在手里,挂在肩上,抱在怀里,每隔十几分钟就摇晃箱子确保干细胞活力,最后将造血干细胞安全取回到市一医院。
黎黔琴说:“取髓之前心里很忐忑,源自于内心对干细胞移植这一神圣的任务的在意,不能辜负供者及所有志愿者医务人员多日的努力,还有那个殷殷期盼干细胞救命的家庭。”
从山东到广州,干细胞承载着一个下朋友的希望
12月14日,有一例造血干细胞需要从山东取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本次志愿服务由杨英志愿者负责。杨英志愿者是市一医院脊柱外科的护士,这是她第一次参加“蒲公英”造血干细胞运送志愿服务。

杨英志愿者志愿服务过程
从参加培训到出发前的认真准备,杨英把所有流程都在脑海中过了一次。山东的气温非常低,取到干细胞后,“还要担心它会不会冻着热着,定时看看温度示表,过热不行,冷了也不行”,这一趟爱心之旅杨英感受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