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癌术式主要可分为全乳切除术、保乳术、全乳切除术后重建术3大类。
乳腺癌患者若满足保乳适应证应当首选保乳。
研究表明,保乳手术联合放疗的治疗方案与全乳房切除相比,在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方面都有获益。2017、2018年国内研究显示,我国保乳术占所有乳腺癌手术比例的14.6%~21.9%,虽然与2009年国内保乳术占比9%来对比已有明显增加,但相较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欧美国家>50%,日本为40%),国内对保乳术推广和接受程度正逐步增高,但仍需进一步的推广。

对于不具备保乳条件的乳腺癌患者,全乳切除术后重建是重塑乳房美观度的主要方法。
有数据统计,我国近80%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全乳切除手术,但术后乳房重建的患者仅占12%。乳腺癌全乳切除手术虽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术后乳房的缺失却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影响。
生命与美丽当真不可兼得?
乳房是女性的主要性征之一,在女性朋友的心中有重要的生理与美学地位。然而,很多接受全乳切除术的女性患者,由于乳房的缺失和长长的疤痕,不敢穿清凉的衣服,不敢穿泳装,常常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甚至长期感到自卑,羞于社交,在心底埋下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对此类女性患者来说,乳房重建就成为了“救命稻草”。通过手术的方式,帮助失乳女性恢复乳房的形状和外观,这不仅仅满足身体美学需要,更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带来身心双重治愈的力量。近年来,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术在我国迅速发展推广,其安全性良好,并且术式不断精进,能更好地满足了不同患者的需求。
乳房重建知识小科普
乳房重建术有哪些类型?
根据植入体类型的不同,乳房重建术一般有两种可供考虑的方法:
01假体植入术 通过植入乳房形状的硅胶假体到患者胸部,以达到填充的效果。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且能极大改进重建乳房轮廓和美观度。但不适合需要同期修复较多皮肤缺损的患者。

硅胶假体植入术示意图
02自体组织(皮瓣)移植术 从患者身体的某一部位(如腹部、背部)取下部分皮肤、肌肉、脂肪和血管移至乳房处的胸壁,形成乳房的形状。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充分利用患者的自体组织,无排异反应,对放疗耐受好,易于塑型,重建后的乳房质地及手感好,更近于自然形态,可同时修复皮肤缺损。
然而,自体组织移植术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例如手术操作复杂、创伤较大,容易形成更多瘢痕,有吸烟史和供应区手术史的患者不适合。


自体组织(皮瓣)移植术示意图
乳房切除以后什么时候才能重建呢?根据重建乳房的时机,可以将其分为即刻重建和延期重建。

哪些患者适合乳房重建呢?
因为各种原因准备或已接受乳房切除,或者保乳手术导致乳房明显变形的女性,只要没有严重的心、肺疾病,可以耐受手术创伤,也没有严重的瘢痕体质,预期生存时间长,并具有乳房重建的意愿,都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乳房重建。
温馨提示:长期吸烟、肥胖、糖尿病的患者乳房重建术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乳房重建术会导致复发率升高吗?
答案是不会。目前的数据显示,假体重建及自体组织重建都不会增加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风险,而且与癌症发病无明显关联。在乳腺专科的规范治疗下,各种重建手术也很少导致其它辅助治疗延迟,所以大家不必太过担心。
- 专家简介 -

常颖智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普通外科工作20余年,对乳腺癌个体化治疗及乳腺良性疾病诊疗有较多经验。
现任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乳腺肿瘤内科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乳腺专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乳腺癌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乳腺微创重建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乳房重建再造及美学专委会委员、广州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常委等。
擅长:乳腺癌保乳及改良根治术、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术、乳腺良性肿瘤及男性乳腺发育腔镜手术、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手术,致力于提升传统乳腺手术的美学效果。

陈华翠
主治医师,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广州市女医师协会会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乳腺微创重建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乳房重建再造及美学专委会委员 。第六届“35 under 35”全国优秀青年肿瘤医生百强选手,曾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壁报展示与交流。
擅长:乳腺良性疾病的“无痕化”微创治疗,以及乳腺癌手术、化疗、靶向和内分泌等综合治疗。致力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以“乳腺癌保乳术”为主的全程规范化、精准化、个体化综合治疗。
主持临床研究1项;主持省市级课题2项;参与国内外乳腺癌重点研究课题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