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南丁格尔式的男丁哥儿
——记我院急诊科“纯爷们”出车队
2014年1月1日0点,广州市南沙区120急救医疗指挥中心开始运作,我院急诊科也随之进入新的工作状态。这是对我院急诊工作的新考验——既要承担出车任务,也要准备好救治更多由本院或外院120车送来的危重病人。出车接病人是院前急救工作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为了做好出车工作,急诊科进行了严谨的分工与培训。很快,好消息传来,我院出车反应时间在南沙区120急救医疗指挥中心16家联网医院中排名第一。不仅如此,接到病人之后能快速准确进行处理,也是出车队的必备素质。
在男护士稀缺的条件下,结合南沙本地地理情况与急诊病例特征,我院还是在急诊科大手笔地投入8名男护士。男护士比例占到三分之一以上。于是有了一支由5名男护士组成的“纯爷们”出车队,这在整个广州地区实属罕见。这支由80后90后男生组成的队伍,平均年龄才二十几岁。他们不是“提灯女神”,他们是年轻的男丁哥儿,但做着和南丁格尔一样的工作。作为男护士,他们的体能、心理承受能力、应急反应速度及运用医疗器械的动手能力等素质使他们相比女护士更适合出车。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5名队员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紧急情况,出车经验已相当丰富。
由于种种原因,南沙区交通事故比较多,许多时候120车会到达车祸现场。车祸那惨烈的场面和紧急的状况对人来说是很大的考验,对出车护士更是如此。队员小谭曾经去龙穴岛附近接一名醉酒驾驶电动车发生事故的患者。当时男患者重重摔倒在地,手臂被路上的大石墩压住,几乎皮肉分离。消防员及交警未到的情况下,患者及家属情绪失控,直抓住医生护士,让他们去搬动大石墩。小谭意识到没有千斤顶无法搬动石墩,他冷静下来,安抚家属的情况,并为患者扎止血带、注射补液,防止失血休克。消防员到来之后,小谭又帮忙撬开石头,随后把患者安全带回医院。
离医院十几公里外有一个电子厂,有一次一名员工突然昏迷,被发现时四肢冰冷,生命体征很不乐观。到达工厂时,医护人员才发现,这是一栋无电梯的楼房,患者在四楼,体重200斤以上。楼道狭窄,担架上不去,只能用被单将患者送至车上。在颠簸的车上,患者心跳呼吸暂停,小王极力保持重心,为患者实施了长达8分钟的胸外按压。没有良好的体力和扎实的基础技术,是不可能完成的。而正是这些操作,在帮助患者与死神赛跑!
南沙地域广阔,地理情况较为复杂。部分村落道路狭窄崎岖,不仅120车进不去,有时连导航也找不到。如果遇上地址报错或报漏,急救工作就更难开展。小江就试过戴着头灯、拿着大功率手电筒和急救箱,在家属的电话指挥下去一个小平房接一位长期卧床的中风老人。为了熟悉路况、为危重病人争取更多时间,包括出车队在内的急诊医护人员组成一个自行车队,经常走街串巷。这一运动还能有效解压、锻炼身体,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的默契和精神,使他们更好地服务急救工作。
追寻“提灯女神”南丁格尔的生命之光,这群优秀的男丁哥儿脚步坚定。他们脚踏实地,为患者的生命奔跑;他们展开双手,为患者抚平伤痛。
(作者:办公室 陈瑶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