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粤港合作,打造湾区医务社工培训新模式
南沙医院神经内科 欧阳樱君
正值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纲要发布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建院120周年之际,3月20日下午香港东华三院何玉眉主任、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罗观翠教授等一行来南沙中心医院参观交流并参加“粤港合作培养医务社工项目”座谈会。南沙区卫健局局长章少树、副局长梁俊伟、医政科科长何杰昌、基层卫生科科长邱卫雄出席了会议,南沙中心医院院长贾林、副院长王劭晟、团委副书记方少凡、神经内科主任欧阳樱君参加了座谈,会议由王劭晟副院长主持。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国卫医发〔2017〕73号以及《广东省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相关文件精神:医疗机构要推广完善医务社工服务,到2020年底,全省至少90%的三级医院设立医务社工岗位,30%的三级医院设立医务社工部门,配备专职医务社工。2019年2月25日,在深圳召开的“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大会”上,南沙中心医院从湾区九个城市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粤港联合培养医务社工项目》。
座谈会内容丰富,首先由南沙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欧阳樱君主任介绍南沙中心医院历经十年发展,不断加强专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在院前救治、急危重症病人救治方面担负起区域核心医疗的职责,在人文沟通、医学知识科普入社区、认知障碍症患者家庭医社合作等方面也出新出彩。
香港东华三院娄振阳主任详细介绍香港东华三院起源于1870年代,包括东华医院、广华医院、东华东院,东华三院黄大仙医院及东华三院冯尧敬医院等,是香港历史最久远及最大的慈善机构之一,一直致力于为大众市民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以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及社会服务著称。
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罗观翠总监介绍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于2008年2月,是广州第一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并获全国“百强社会工作机构”称号,有一支300多人的专业社工队伍,服务点覆盖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城市,包括广州、佛山、中山和香港。专业服务领域涵盖医务社工服务、青少年服务、长者服务、妇女儿童服务、社区服务、社区戒毒康复服务等。目前在广佛地区7所三甲医院提供医务社工服务,并参与编写全省首个医务社工服务标准——《佛山市南海区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标准》。
原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周翠谊党委书记分享了政府,卫健局,医院三方共同启动项目资金,医务社工驻点医院,参与临床一线查房,提早干预医疗技术以外的服务,如心理辅导、社会救助、医患矛盾等社工服务的南海区模式。
贾林院长仔细询问国内外医务社工的来源、医院使用效果和培养模式等情况,并谈及我们开展湾区医务社工培养目的就是要在粤港澳大湾区时代,利用香港的优势,加上广东的人力优势,打造医务社工培训和使用的新模式(湾区模式),须由政府搭台,粤港合作,医校唱戏,不但创高水平的湾区医疗高地,更体现务实的人文关怀服务,实现湾区宜居宜商宜游的美好愿景。
南沙区卫健局梁俊伟副局长指出医务社工是当前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必要的举措,首先鼓励有兴趣的医务人员报名,先行培养,其次由政府牵头,成立医务社工培养合作框架小组,把专业人才队伍建立起来,力争队伍本土化。
南沙区卫健局章少树局长在总结中肯定了医务社工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医疗高地、为湾区宜居宜商宜游的美好愿景提供保障的重要性。医务社工的模式需要多元化,分层个案处理、弹性时间配置、专病先行等,医务社工不拘于上海模式或者香港模式,要融合国内外先进的经验,糅合并实践出南沙模式,乃至湾区模式。
期间,在南沙中心医院王劭晟副院长、欧阳樱君主任的带领下嘉宾们参观了介入诊疗中心、神经内科病区、二期后续工程建设,座谈会于16:30分圆满结束,香港东华三院向南沙中心医院赠送交换旗、年报以及相集,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