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在广州医疗界,有许多有着独特魅力的女医生。身穿白褂时,她们严谨认真,在生与死的边缘为患者带去温暖和希望;卸下白褂时,她们拥抱美好的生活,活出率真和自我。想起多年前从医的抉择,她们依然满腔热情,尽管一路上又哭又笑,但若有机会再来一次,依然会初心不改。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邀请5位广州女医生分享从医故事,讲述成长道路上的得与失,以及应对疾病和痛苦的“法宝”。
把科研当成习惯,做好“传帮带”

王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党总支书记、主任医师
王红的心极其细。尽管已经有20多年的诊疗经验,但王红首诊时,依旧会仔细观察每位患者身上可能存在的每一个“疑点”。
22岁的小兰(化名)因肚子隐痛、腹泻,来到消化内科就诊。表面上看,这些只是胃肠道疾病的普通症状,但当王红了解到患者长期饮食不规律、不适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后,就建议她做一个肠镜检查,看体内是否有肿瘤。果然,王红通过肠镜发现了一个“藏”在肠道隐秘角落的早期肿瘤,并及时为小兰安排了微创手术。
回看成长之路,王红感慨颇多。她的曾外公和父母曾是医生,受家庭影响,她自小就对医学充满兴趣。大学毕业后,王红被分配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是她轮转的第一个科室。
那时,消化内科主任说的一句话至今让王红印象深刻:“做医生不容易,做消化内科医生尤其不容易。为患者服务,态度好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给患者解决实际问题。”
平日里,王红为患者答疑解惑,但她觉得这远远不够,“将临床科研成果转化为解决患者问题的良方”,是她下一步的发展目标。
“临床和科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都是为了把患者的病治好。”目前,王红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科研领域,不仅要做好对疾病的研究,为患者解决病痛,还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年轻医生,做好“传帮带”。
南方+记者 厉思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