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界毒物
白纹伊蚊 越冬蚊子或带登革热病毒
去年白纹伊蚊导致的登革热曾在广州大面积流行,清明前后的湿热、高温,往往也是白纹伊蚊滋生、出没的高发时段。“去年越冬的蚊子可能带毒越冬,而病毒又可能经卵传播,这就意味着从4月初期天气回暖时段开始,广州及周边地区就应该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恙虫 全年散发 咬死过人
除去需防蚊之外,广州地区还有一种地方性虫媒传染病恙虫病,全年散发,潮湿、回暖时段高发。今年的清明,正好符合上述条件,杨智聪特意提醒广大市民,在外出踏青、扫墓时,要做好预防恙螨虫的准备措施。
除去已知的老疫点晓港公园经常有恙虫叮咬人后导致恙虫病的案例发生外,广州市内恙虫病疫点也基本出于散在状态,临近水源、阴凉潮湿的草丛、灌木丛,均属于高危地段,如果该地段同时又是老鼠经常出没的地带,那么被恙虫叮咬染病的风险就更加增大。
预防举措:主要是回避这些危险区域,不要在草丛、灌木丛久坐;一旦出现叮咬后,身上不明原因的焦痂,应尽快救治,该疾病有特效药物进行早期治疗,但迁延到晚期,则可能使一些年老体弱、有基础病的患者发生多脏器衰竭。
隐翅虫 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毒
皮肤病专家、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中心医院院长王建琴表示,从事皮肤病专科临床、研究31年的她,从未在广州接触过隐翅虫致死案例,而且隐翅虫皮炎已经为医学界熟知,就是因为该虫停靠在人体上被拍死后,释放出的强酸性(ph1-2)毒素,诱发的皮肤过敏反应。一般用相应比例的高锰酸钾溶液、生理盐水、一定比例碳酸氢钠溶液,都能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而在预防方面,踏青、拜山时做好防虫措施,避免直接拍打该类虫子。如拍打后,应尽快用碱性肥皂水清洗。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实习生 肖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