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白菊:药食两用的“延寿客”


我国菊花栽培历史至少已有1500多年,《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菊花气味清香、凉爽舒适,不仅可观,可闻,可药,亦可食,备受养生爱好者的青睐,古人称之为“延寿客”。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邓聪介绍,菊花按不同产地和加工方法,分为杭菊、亳菊、滁菊等。杭菊有杭黄菊、杭白菊两种,主要产于浙江桐乡、嘉兴等地。其中,杭白菊是卫生部首批批准的药食同源的道地药材,历史上曾享有“杭白菊与龙井茶”并提之誉。
道地优势:杭白菊,善治头痛、眩晕
中药书籍记载,菊花性微寒,味甘、苦,归肺、肝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等。邓聪表示,菊花是医治风热感冒及目疾的良药,而浙江产的道地药材杭白菊苦寒性偏重,长于清肝明目,多用于头痛、眩晕等症状。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杭白菊含有多种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类、脂肪酸、绿原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邓聪表示,杭白菊所含有的成分也决定了其对心血管系统有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正性肌力的作用,也具有抗氧化、抗菌、抗感染、抗病毒、降血脂、舒血管及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作用。
道地推荐:舌尖上的菊花,入膳花样多
菊花是老少皆宜的食疗保健品,食用方法多样,无论是泡茶、做馅、煲汤、煮粥、凉拌等,味道均很好。菊花也可做成枕头,用晒干的菊花做枕芯,有清头目、祛邪秽的作用。此外,菊花还可做成“菊酒”来养生,常饮有抗衰老、延年益寿的作用。
邓聪提醒,菊花虽有很多保健功效,但并非人人皆宜,因菊花性微寒,平时怕冷、手脚发凉、脾胃虚弱等虚寒体质者慎服。菊花泡茶宜随泡随饮,因菊花的主要活性成分黄酮类物质十分不稳定,很容易被氧化,使茶水失去本来的黄色色泽,变成绿色,其保健作用也会有所下降。
指导专家 邓 聪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学硕士
记 者 蔡卫杨
通讯员 陈瑶璇 黄月星
除了岭南地区,江浙地区也是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版图之一,除了“十大广药”的道地药材,“浙八味”也是盛名在外。“浙八味”指的是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麦冬、温郁金为代表的八种浙江产的道地药材,今期将为你推荐杭白菊。
温馨提醒:购买贴士
野菊花≠菊花
正常的菊花的干品略带黄色,花芯比花叶颜色更重,色泽不均匀,花托偏绿。如果是硫磺熏过的菊花,颜色偏灰白,色泽均匀,花托颜色偏淡绿。没有被熏过的菊花,有淡淡的花清香,如果有刺鼻的酸味,则是被硫磺熏过的。被硫磺熏过的菊花,质地偏干、硬、脆,没有被硫磺熏过的菊花质地相对松软、顺滑。
杭菊外形呈扁球形或碟形,直径2.5~4.0厘米,分为白菊和黄菊两种,购买时要注意区分。
不少市民以为野菊花功效等同于菊花,其实野菊花以清热解毒消肿见长,临床上用其治疗多种炎症及五官科、外科等疾患,如急性淋巴结炎、腮腺炎、乳腺炎、疔疮疖痈、麦粒肿、结膜炎、咽喉肿痛、皮肤湿疹等。野菊花花朵较小较黄,花形不及菊花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