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看,新冠肺炎可防可控,只要我们万众一心,疫情一定会过去!”
——赵子文
广州的新冠肺炎战“疫”,于1月20日正式打响。而拉响这个警报的,就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赵子文——这位17年前的抗非老将,凭着过硬的传染病防控经验,高度的警惕心,以及敏锐的洞察力,成功筛查出了广州第一例没有“典型”症状的新冠肺炎患者,为广州及时预警、严控疫情的扩散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随后,这个机警而又执着的“病毒猎手”又跟病毒“死磕”,多次到南沙区紧“盯”一名来自武汉的人,成功发现了广州第一例“无症状感染者”,为广州疫情的防控再创奇功。

赵子文,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呼吸内科主任。广东省、广州市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荣获广东省抗非一等功,曾主动请缨两次北上吉林抗击非典,成功救治非典病人300多例。
坚持照CT,找出不发烧的“1号病人”
2019年12月31日,武汉首次报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当时并没有太多的病例详情数据,但报告病人都有发烧、肺炎、白细胞不高这些情况,根据2003年非典的经验,我直觉这个病跟SARS类似,肯定具有传染性。”
2020年1月3日,广州组织当年抗击非典的几位专家到市卫健委开会探讨疫情走向, 赵子文是其中一位。时近春运,专家组估计,近年反向春运成为潮流,可能会有大批武汉人到广州探亲过节。“如果病毒具有传染性,那么很可能从春运开始,病毒就会向全国扩散,1月15日左右广州可能就会有病例,所以当时我就建议启动非典应急预案。”为此,专家组初步定了方案,启动医院发热门诊,凡发烧的病人必须全部到发热门诊就诊。
1月17日,深圳发现首例确诊病人,这名病人是从武汉来的,表现为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这个信息让赵子文心里亮起了警灯,“武汉到广州这么方便,而且从武汉去深圳要经过广州,深圳有了病例,广州怎么可能没有?”他马上召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准备赴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结合2003年非典经验详细解读了《新冠肺炎防治指南》第一版,嘱咐大家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病人。
1月20日早上9时,63岁的程女士来了。她自述1月19日下午坐动车从武汉来广州探亲。当时,她并未发热,体温只有36.7摄氏度,有些乏力。相较非典时病人动辄38.5摄氏度以上的高烧、咳嗽,这位病人的症状一点也不明显,就像普通的感冒。
接诊医生给病人拍了X片,显示其右下肺有一点很模糊的小阴影,并没有什么大问题,白细胞也正常,从各方面看都不太符合新冠肺炎的诊断标准——大家都有点纠结,要不要放程女士回家呢?要知道,按照当时的规定,诊断第一例病例必须上报国家卫健委复核,要是弄错了岂不尴尬?
“非典时患者的主要表现就是肺部问题,而且病情早期基本都是从小阴影开始的,所以我坚持给病人做CT。”片子一出来就发现患者两个肺散在一点毛玻璃样和斑片样的阴影,“结合明确的流行病学史,我基本可以断定她是新冠肺炎。”赵子文果断地把病人转送到市八医院隔离并做核酸检测。
1月21日早上,结果出来了,阳性。经过复核,程女士被确认为广州首个新冠肺炎病例。
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人的确诊为广州市及时预警和诊断新冠肺炎病人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接着第二例、第三例病人均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筛查了出来。

赵子文在紧张地工作。
跟病毒“死磕”
发现广州首例“无症状感染者”
1月23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院区发热门诊,一名33岁的男子在25岁的妹妹陪同下就诊。彼时哥哥发烧38℃,一做核酸检测显示阳性。接诊人员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了在越秀本院区的赵子文。
得知陪同男子前来就诊的妹妹1月16日才从武汉返回,赵子文立即要求详细询问其有无症状,得到的答案是“没有”,做CT结果也未见异常。
“这太不合常理了!”哥哥发病,从疫区返回的妹妹反而没事?按规定,妹妹已被收进隔离病房隔离,但隔离2天连续三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是否应该解除隔离让其回家?
“不行!”机警的赵子文直觉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病人。他马上和感控科王轶主任一起带着助手赶到南沙,采集妹妹的咽拭子——结果第四次显示为阳性!至此,一家五口人,包括妈妈、哥哥、小侄子以及她本人四个都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而妹妹作为源头却自始至终没有任何症状。
这一案例,赵子文用确凿的证据证实了“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为政府进一步下决心对有流行病学史的人群必须及时隔离、及时进行核酸检测加以排查提供了有力证据。
非典经验再立奇功
要求重症患者及时复查X线胸片
1月21日,市一医院被定为广州8所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之一。赵子文临危受命,牵头组建发热病区临时隔离病房,从1月21日至今,他已经连续奋战64天。
作为省市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他多次到市八医院、中山三院、江门市中心医院等会诊重症病人,而在会诊中,他在非典中积累的有效经验,在此次战“疫”中再立功勋。
广州重症患者大多是老年人,这个病早期症状不典型,老人感觉比较迟钝,一直到呼吸困难了才到医院就诊,而此时病人的肺部往往已经出现了病变。
“根据非典经验,我们发现冠状病毒导致的疾病,1~7天时呼吸困难症状不明显,因此很多人都会麻痹大意,但是一到第7~14天,病情就会突然加重,有的甚至要上呼吸机、插管,一两天内病人可能就没了。按照以前的做法,肺炎病人都是一个星期后再复查胸片或CT,但我根据非典经验建议所有病人都要监测血氧饱和度,发现缺氧苗头要及时复查X线胸片或CT。为什么?就是因为后期这个病情变化实在太快了!每天都不一样,很可能今天照的片子只有一个钱币大的阴影,明天就白了一个肺,后天两个肺都白了。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这个病人可能很快就因呼吸衰竭去世了。这也是最可怕的。”赵子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