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接诊 7 人,均主诉‘发热,电话处置 4 人,2 人由区卫监局安排车送至指定门诊、上门处置 3 人,给予对症处理后居家观察 ( 其中护士完成备药、收费等工作 ) 。"6 月 1 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部于宏在工作日记里写道。他所支援的荔湾区冲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在中风险区,该中心所有同事都上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核酸采样,导致中心 " 停业 " 一周多了。
为解决广州荔湾区相关街道隔离期间居民就诊问题,经广州市卫健委指派,5 月 31 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派出 13 名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支援冲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天均有包括 3 名医生、3 名护士、1 名医务管理人员。
" 在这里,医务人员接触的都是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甚至有发热等可疑症状的患者,做好自身防护这一关非常重要。" 在进驻冲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根据最新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广州市一医院医务人员立马着手梳理流程、完成相关通道改造、重新制定就诊流程,保证辖区内慢性病患者的用药。市一医院介绍:" 如果街道有发热患者需要就医,在社区三人小组初步核实后,我们专家会上门诊治、判断病情、采样核酸,给予基本处置。"
在近两日的连续通宵作战后,6 月 2 日,广州市一医院医务人员坐诊该社区服务中心,各项日常诊疗工作也步入正轨,目前共接诊慢性疾病患者 53 人次。
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及新冠肺炎隔离人员医疗救治工作,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遴选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骨外科、妇科、儿科、院感等专家各 2 名组成专家组,支援市级入境隔离医院广州市胸科医院,共建入境隔离人员病区。

5 月 31 日,一名怀孕 14 周 + 的 33 岁孕妇,正处于隔离观察期间,突发急性腹痛,得知消息后,市一医院立即组织普外科和妇产科专家会诊,考虑为妊娠合并阑尾炎可能性大,在充分征求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后决定紧急手术。
当晚,医务部主任戴奇山带领胃肠外科主任彭吉祥、妇产科医生丁雄伟,感染管理科医生叶飘组成专家组,联同胸科医院的工作人员一同制定患者手术方案,手术由彭吉祥主任主刀,在胸科医院医生的协助下,6 月 1 日凌晨 2:30 开始手术,一直到上午 5 点左右,手术时间将近 3 小时,手术过程顺利,孕妇情况稳定,市一医院安排胃肠外科和产科医生 24 小时待命,每日进行查房。
入境隔离人员病区启用以来,市一医院积极组织相关专科专家共同参与救治,专家组成员每天全副武装,枕戈待旦,24 小时不放松懈怠,随时待命参与救治任务。
新快报讯 记者 高镛舒 通讯员 魏星、黄月星、储洁雅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