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下午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广东省中医药局举办“广东医生”系列主题活动暨“广东省医疗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仪式。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主任王顺清荣获第七届广东好医生及广东省医疗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8月17日下午,由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广州市总工会组织联合在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评选出的10位首届“广州名医”、108位第六届(首届省市联合)“广州最美医师”名单公布,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孙政,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傅永鸿获评第六届“广州(首届省市联合)最美医师”称号。
王顺清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今年是他从事血液病诊治工作的第34年。多年以来,他一直致力于探索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为无数患者带来了重生希望。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王顺清
2010年,王顺清开始投身于“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诊治工作。再生障碍性贫血作为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诊疗手段一般包括免疫抑制治疗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比于治疗率较低和复发率较高的免疫抑制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了患者获取生命的最大希望。

2012年起,王顺清开始在华南地区率先开展亲缘单倍体供者治疗重型再障的临床工作,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再障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如今,王顺清每年都会为超过100多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治疗。随着治疗经验的不断丰富,王顺清带领的团队逐步开始尝试拓展移植患者的年龄段,探索成人重型再障患者非血缘供者治疗,致力于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为了帮助更多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延续生命的希望,他组织设立了重症血液病贫困患者救助基金和“再生援”慈善基金,至今已经资助了百名有需要的患者,救助金额达200余万元。


广州(首届省市联合)最美医师颁奖现场

我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傅永鸿
孙政和傅永鸿秉承着同一信仰,在2022年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到西部贵州进行医疗帮扶工作。
2022年5月,按照东西部协作相关文件精神,傅永鸿前往贵州省毕节市第三人民医院挂职担任副院长。同年6月,按照中组部“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工作部署,孙政作为队长带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名医疗队员在紫云开展为期2年的“组团式”对口帮扶工作,任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孙政开展工作中
孙政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的26年来,他多次出发,一直走在帮扶的路上。在西藏自治区波密县人民医院和广东兴宁市人民医院的帮扶经验,为他此次前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这是他第三次背上行囊,这一次,他踏上了前往贵州紫云的旅程。

孙政到达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之后,迅速领导帮扶团队通过现场调研、座谈交流、科室访谈等多种形式,了解紫云医疗卫生条件及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的基本情况。根据所了解到的基本情况,为重点解决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急需突破的薄弱环节,新增具有紫云特色的医疗服务项目,孙政组织构建了“输血+造血”“质量+数量”“业务+管理”的“三+模式”帮扶理念。

孙政给病人做检查
在临床业务上强化专科建设,通过术前培训讲座、授课、模拟操作、术中带教、术后教学查房等方式,带领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骨干医师共完成了“三十项首例”医疗诊治,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和帮扶医疗队员自身的技术专长,打造“带不走的技术团队”,为当地完成医疗技术的造血。孙政帮扶期间的多个首例打破了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在多项医疗技术上的空白。

师带徒签约仪式现场

孙政作经验分享
他协助院内骨科完成了“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2年度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申报,目前他还正在协助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的普外科申报“2024年度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基金项目”。

孙政正在进行手术
孙政在紫云县自治县人民医院期间,帮扶医疗队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6项,第一批“组团式”帮扶医疗队在为期1年帮扶工作期间,累计完成手术388台,三四级手术总计208台,三四级手术总增幅为32.08%,全院收治病人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21.07%,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切实提高了帮扶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治疗水平。
实现大病不出县,让紫云县人民出门就能看病是孙政此次帮扶的主要目标,也是当前孙政最重要的工作。尽管帮扶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他的步伐仍未停歇。目前,孙政还在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继续着他的帮扶事业。
而在同一省内,远在300公里外的毕节市第三人民医院也有着同样的帮扶身影。
作为具有16年危重症患者临床工作经验的一线医生,傅永鸿在ECMO、重症超声、血液净化、机械通气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在新冠期间,傅永鸿多次奔赴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一线。

傅永鸿2020年在广州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
2022年5月傅永鸿前往毕节市第三人民医院(毕节市传染病医院)。2022年9月,新冠疫情蔓延整个毕节地区,医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毕节市定点救治医院专家组副组长,傅永鸿倍感压力,深感责任重大。

傅永鸿(长桌右侧)作为专家组组长、副组长参加会议并提供抗疫指导
在疫情肆虐的挑战面前,他迅速调整指挥工作方案,建立各小组工作职责,合理管理防疫物资,科学调配人员,完善工作流程,亲自投入一线防疫工作,在“乙类甲管”时代,实现了患者“零死亡”。

傅永鸿向毕节市副市长介绍首例CRRT案例
在傅永鸿的帮助下,毕节市第三人民医院首例床旁血液净化治疗(CRRT)成功开展。自2022年5月起,傅永鸿开展了多项当地首例技术,填补了当地医疗技术的空白,床旁CRRT(连续性血液净化)、重症超声、俯卧位通气……这一切让市三医救治危重患者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提高了医院对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在傅永鸿到来之前,毕节市第三人民医院尚没有真正的重症医学科,无论人员、技术、设备,都与以三级医院为建设目标的整体规划不相匹配,既往需要血液净化、机械通气等高级生命支持的病人只能冒着巨大的风险外送转运至上级治疗。傅永鸿的到来改变了这一现状,作为经验丰富的重症医学专家,他紧锣密鼓地开展了毕节三医重症医学的建设工作。

傅永鸿在当地ICU病房
傅永鸿在毕节当地开启了“毕节三医重症讲堂”的系列课程,普及了《新冠肺炎诊治指南(第九、十版)》。12月,响应国家卫健委“重症医师倍增转岗培训计划”,于毕节当地举行为期32课时的重症医学培训。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担任全程导师,带教学员结业合格率100%。


重症讲堂系列学习活动
2022年12月1日,毕节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正式挂牌成立,正式踏出了重症医学坚定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