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长期昏迷的患者迅速增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和负担。传统的治疗方法(药物、高压氧等)效果有限。

近年神经调控促醒治疗逐渐成为新的治疗手段,显示出较好的效果和治疗潜力(经严格选择的患者有效率可达69%)。神经外科开展的脊髓电刺激术(神经调控的一种方式)促醒治疗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新的希望。

脊髓电刺激术是通过在颈髓硬膜外放置电极,脉冲刺激经上行网状启动系统传至大脑皮层,增加脑局部葡萄糖代谢率及脑血流,促进兴奋性递质释放,增强意识冲动及脑电活动。从而达到唤醒病人的目的。可依据患者病情需要进行治疗参数的调节,实现个体化定制,临床上常用于长期昏迷促醒、脊髓损伤、各种慢性疼痛等疾病的治疗。
脊髓电刺激术优势

近日,神经外科意识障碍促醒团队成功开展1例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慢性意识障碍手术并取得积极效果。
陈姨(化名),72岁,因突发昏迷2月余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患者入院前2个多月洗澡时突发肢体乏力,随即昏迷,头部CT提示右侧顶颞枕叶大量出血,家属要求行药物保守治疗。经多家医院积极救治,病情稳定后行系统的高压氧、针灸、药物等传统康复促醒治疗,辗转到达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时陈姨仍呈昏迷状,且合并有严重的运动、感觉、吞咽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经详细的查体和评估后,被评估为微意识状态。家属促醒意愿强烈,经充分了解后同意接受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手术治疗。



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术中克服因高龄颈部屈曲造成的困难,成功将刺激电极放置到颈2-4脊髓后部硬脊膜外。手术次日开机,恒压低频刺激1周后调整为高频刺激。现系术后半月,陈姨已能遵嘱进行简单的伸舌、张嘴、转头等动作,对声音敏感程度较术前也有明显改善。目前,陈姨意识在进一步改善当中。

术前与术后两周上肢体感的变化,提示左上肢体感有改善
慢性意识障碍对患者及其家庭都是非常大的挑战,对患者促醒的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世界难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水平不断进步,临床对于慢性意识障碍的诊疗尝试也不断地更新迭代,其中,神经调控技术是唤醒沉睡大脑的有效尝试和探索。
神经外科主任、广东省医师协会周围神经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吕建平教授表示:此次脊髓电刺激促醒手术在神经外科的成功实施,拓展了神经调控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充实完善了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的技术阵列,为更多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带来更多的康复希望。
医生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