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事临床重症救治工作22年,2016年与团队一起救治急危重症病人1482人次,深受病人及家属信任;他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坚持到省内外对口帮扶医院指导抢救重症病人,每年达三十余人次;他为患者尽心尽力,即便自己、家人身患病痛,但依旧站在治病救人的前线,他就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医生杨自力。
治病救人,奋战在第一线的良心医生
他从实习开始就养成一个习惯,只要科室有重症病人,每天晚上、每个周末包括节假日都会去科里看看,这样才觉得踏实。在别人看来,下班之后还要加班去医院看病人会有抵触情绪,但杨自力觉得,当习惯成自然后,这只是一件非常平凡的事情。
杨自力说:“不管怎样,感觉自己还是个好医生吧,对得住自己的良心”。他家住在流花路附近,不管任何时间,只要医院和科室一个电话,他就会以最快的速度从家里赶到医院。
来市一医院后,杨自力经常受邀去医院的对口帮扶单位阳春市人民医院,贺州市人民医院和新兴县人民医院会诊抢救病人。这些医院的医生非常欢迎杨自力的到来。“我每次去都是把会诊病人仔细看完后,和当地同事一起讨论治疗方案,之后再和病人家属详尽谈话,交待病情。”会诊结束后,他还顺便把科里的其他重病人也查一遍。返回广州后,又耐心地跟踪病情,了解和指导病人的治疗。“教学相长,查房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的过程,每次会诊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一次考试。”杨自力这样说。
如今早已成为主任医师的杨自力,看到重症病人,还是会自己动手抬病人,每每遇到重症病人做检查,他都要亲自护送。在每天查房中,他一定要亲自动手帮病人细致入微地做各种检查,这样的习惯延续到了现在。他说,虽然搬运病人和治疗无关,但是这关乎医生的态度,作为临床医生,需要身体力行的态度。
时刻准备着,尽到医护人员的职责
杨自力养成一个习惯,凡是重大、危险的病人,自己一定要出现,一定不能松手,一定要盘根问底。无论在哪里,只要出现紧急危急的时刻,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
2015年的一天早上七点半,杨自力和妻子像往常一样去医院食堂买早餐。到了食堂楼下,他发现食堂楼上人声噪杂,赶紧冲上去,结果发现是一个来食堂吃饭的患者心跳骤停倒在地上。杨自力马上和大家一起行紧急心肺复苏,然后又将患者转运到ICU病房,经过及时的急救,患者当天中午就醒过来了。事后检查才发现,病人患有心肌梗塞。如果再晚点救治,患者就有可能死亡。
去年坐高铁去贺州会诊病人,归途中正好高铁广播寻找医生救助晕倒的病人,杨自力想都没想赶紧上前。去到现场发现,是一个农村女子,晕倒后怎么叫也叫不醒,杨自力当机立断检查脉搏和呼吸,排除了心肺复苏的指征后,仔细询问周围的旅客,后来才知道是在列车上撞伤了,导致晕厥。杨自力一直守在患者身边,观察患者的病情,直到患者醒过来。
坦诚相待,关心患者的医护人员
除了将治病救人视为己任外,杨自力还是医院公认的谈判专家。ICU除了收治重症患者,还面临患者家属的不理解,因此医患沟通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每个重病人的家属,病情有变化患者的家属,有医疗纠纷和投诉的家属,杨自力一定要亲自去谈。
有一次,南沙转来一个车祸所致的多发伤患者,因为对治疗效果不满意,家属一方面到处投诉,另一方面拖欠巨额医药费不交。在近半年的时间里,杨自力每天和家属耐心交流沟通,又通过法律途径帮家属和车祸肇事方交涉,事情最后终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患者撤回投诉,将拖欠的近一百万医药费全部交齐,为医院避免了严重损失。
杨自力说:“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和患者家属沟通能有一点作用,可能一方面是因为年龄比较长,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我比病人家属还关心病人,在和家属沟通过程中,我从来都是坦诚相待,从诊断到治疗以及患者对治疗的反应,都一五一十的跟病人家属直说,不隐瞒病情。”
行医过程中也有不少风险和委屈,甚至伤害。有一天晚上,杨自力回科室查房,指导抢救一个车祸致伤患者,因为病情过重,经过积极治疗,还是没有抢救成功。向家属告知病情后,十几个家属一下就冲进了病房。当时还没来得及拔掉呼吸机,病人胸口还有起伏,家属看到此情况,大骂医生见死不救,突然冲上去给了杨自力重重一拳,直接打到了太阳穴上。杨自力忍痛告诉自己,千万不能还手,还手就没道理了。
后来幸好现场的医护人员给保卫部打了电话,打人的那个人赶紧跑了,另外一个家属看到闯祸了赶紧道歉。事后,费用总算全交。杨自力说,这是自己长这么大第一次被人打了一拳,细细想来,那天要是自己还手了,就真的后果不堪设想。
家人急病,仍冷静进行专业救治
杨自力说,自己来到市一的十多年间,只休过两次年假。第一次是女儿中考休了五天,第二次是妻子重病抢救时休了五天。
说到妻子病重,铮铮铁骨的杨自力语气开始哽咽起来,他说:“其实直到现在,我自己都不怎么敢想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一天晚上在家发现妻子身上有瘀斑,当时他以为是血小板紫癜, 就让妻子第二天去抽血化验一下。结果第二天抽血化验血小板只有三万,赶紧拿化验单去找血液科医生看,血液医生一看说是白血病。当时我脑袋就全懵了,妻子还在外面,不能让她知道详情,然后马上在血液科同事帮助下,紧急安排住院。
当时情况比较严重,妻子本来想回家洗个澡,但主管医生认为情况比较危险,不同意回家。杨自力只好找同事陪着妻子,自己回家,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跟家里人打电话述说病情。到了下午结果出来了,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妻子得了白血病,好消息是m3型的,m3型白血病是被我们国家科学家攻克了的一种可以治愈的白血病,但早期非常危险。
等到第二天早上,妻子血小板下降到两万。只好输血小板,但不幸的是妻子对血小板过敏,作为医护人员,很少见到对血小板过敏的,只好停止不输血了。过了一会妻子准备去洗手间,谁知道刚走两步就看着妻子往下倒,我赶紧冲上去把她抱到床上,仔细一看脸都发紫了,脉搏也摸不到,我就赶紧行胸外按压。抢救了那么多病人,从来没有这样的恐慌。“刚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这样了?怎么跟女儿交代?虽然当时我极度恐慌,但多年养成的急救习惯,让我脑子又很清晰,整个抢救过程有条不紊,经过十分钟的按压,妻子终于醒过来了。”
杨自力说:“我自己觉得自己是个很刚强的男人,又是军人出身。当妻子醒过来后,我开车回家取东西,在车上忍不住嚎啕大哭。虽然救治过很多病人,当经历妻子重病,甚至生离死别的时刻,才明白这种恐惧有多可怕。幸好,刚开始救治的时候,自己的思维还是很清晰,虽然内心非常恐惧,但救治病人这么多年养成的习惯决定了自己的正确方案”。在妻子住院治疗的半年多时间里,杨自力晚上住病房陪妻子,白天到自己科室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