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下午,国家食药局器审中心审评四部部长刘斌一行,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开展“主文档产业化临床应用示范基地”调研座谈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王迎军;我院曹杰院长;空军医科大学西京医院骨科教授王臻等陪同调研。严瀚副院长主持会议。
刘斌部长一行首先在外科病区走访探望了受益于3D打印技术的患者,随后在英东门诊参观了案例成果展。我院客座教授丁焕文、骨科主任杨运发向来访者一行详细介绍了医院开展精准骨科手术的案例成果。包括今年刚做的15岁右下肢矫形手术、全髋置换手术感染手术以及“C形人”精准全髋置换、首例腕关节马德隆畸形三维精准矫正、首次骨盆肿瘤切除、半骨盆假体精准修复重建等等手术案例,充分展示了我院在数字骨科学方面的建树。
病患为医院骨科技术点赞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曹杰,在主文档产业化的临床调研工作座谈会上表示,医院将会在人、财、物方面全力支持我院优势学科——骨科的发展,尽全力加强数字骨科研发能力、技术支持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好的项目一定不负期待,全力做好。
曹杰院长(右1)表示全力支持数字骨科的建设
“我院骨科从1951年建科,历经近70年的发展,我们不仅救回病人的命,还要帮助他恢复肢体功能,重回社会。建科以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救治了数以百万计骨骼/肌肉运动系统病损的患者,在广州和华南地区享有较高声誉。”医院骨科杨运发主任从骨科与损伤控制、显微、微创、ERAS+MDT、数字化的结合几个方面介绍了医院骨科的临床技术特点。
丁焕文教授(左1)展示重建模型
杨运发主任介绍医院骨科的发展
华工在读硕士成凯介绍临床应用案例
我院客座教授丁焕文教授为大家展示了大数据精准修复人工智能系统以及相关数字骨科病例分享。华南理工大学在读硕士成凯生动介绍了临床应用案例——精准再生修复帮助先天性下肢畸形的总角少年成长。
王迎军院士与会致辞
王迎军院士与会对国家食药局一行的到来及对产业研究的重视、信任表示感谢——“希望这一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能尽快实现产业化,实践到临床,造福人类,也希望中国的高端生物材料能够一步步走到世界舞台。今天的主文档产业化临床应用本身也是创新之举,选择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对我们来说是压力也是动力,我们会尽全力做好这件事,做好这块‘长板’。”
刘斌部长提出主文档产业化临床应用设想
国家食药局刘斌部长表示这次参观调研收获颇丰。他说,主文档产业化临床应用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是结合自身优势的一次探索,政府会大力推进创新,协同聚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需要,这也正体现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这所百年老院的历史责任和人文担当。科研基因的建立将会支撑医院医疗的长足发展。刘斌提出,数字骨科在肿瘤和畸形矫正方面发展走在了前沿,希望能够进一步考虑支持常规治疗,让更多患者享受到精准医疗。
医院副院长、骨科教授严瀚主持会议
刘斌看好数字骨科和主文档产业化临床应用的未来发展。“只要我们不断探索,扎实思考下一步如何转化,多做有意义、有效能的事,未来一定能更好地服务科研与医疗。因此就需要与华南理工大学和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这样有潜力、优质的单位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实现国家层面的战略要求,未来前景可能会超出我们想象。”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创建于1951年,是我国华南地区和广州市最早成立的独立专业骨科。是首批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广州市医疗卫生机构重点专项、医院重点专科、广州医科大学首批外科学硕士点、广东省创伤救治科研中心协作单位、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国家骨科器械/植入物临床试用基地。2002年在广州地区率先划分为三个亚专科,即创伤与手外科、关节外科和脊柱外科,开放床位195张。建科以来,救治了数以十万计骨骼/肌肉运动系统病损的患者,在广州和华南地区享有较高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