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党史教育学习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正文

【学史践行】内分泌风湿联合支部:“大白”在行动!

2021-06-17 15:37 编辑:管理员 阅读次数:

疫情当前,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内分泌风湿科联合支部所有党员都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纷纷积极投身到抗疫的工作中,为广州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

抗疫有我:为群众办实事

内分泌风湿联合支部全体党员及职工积极响应国家抗疫号召,从医院开始负责社区的疫苗接种保障起,支部的医生们都积极报名参加,截止6月7日,支部共派出疫苗接种保障任务约20人次。不论是下夜班还是节假日,医生们风雨不改,全力为疫苗接种和保障工作贡献力量,受到社区居民的肯定与好评,其中谢沂均医生还收到社区的点名表扬。

支部党员不仅在医院尽职尽责,也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活动。陈定宇书记周末多次参与社区的志愿者活动,他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与业务底蕴受到社区的充分肯定与赞许。叶静华医生也利用夜班后的休息时间参加了社区采集核酸的志愿者活动。

陈定宇书记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参与农林上路社区疫苗接种宣传工作

陈忆医生正在执行疫苗接种医疗保障任务

谢沂均医生多次参与社区疫苗保障工作

守土有责:疫情防控与处置演练一起抓

内分泌风湿联合支部积极配合医院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及流程。支部以党小组为单位进行疑似新冠患者的处置流程的演练活动,从可疑新冠肺炎患者识别、启动上报机制、正确隔离转移、医护人员正确防护、专家会诊、人员分工、采集咽拭子、核酸结果阳性病人转运、终末消毒、医疗废物处置、配合流行病学调查、正确穿脱防护服等方面进行演练。

内分泌陈定宇主任和风湿免疫内科蔡小燕主任非常重视病区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与演练工作,担任各自科室的演练总指挥,并进行点评和总结。通过演练,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及处置能力。

内分泌科疑似新冠患者的处置流程的演练活动

风湿免疫内科疑似新冠患者的处置流程演练

号角响起,“大白”娘子军在行动

自5月21号广州抗疫的号角吹响,内分泌风湿联合支部的护理团队在陈焕娣、郑均燕两位护士长的带领下,积极配合医院的各项部署和外派采集核酸工作。先后派出了包括两位护长在内的12名护理骨干(陈焕娣、郑均燕、袁凤梅、陆慧雯、刘翠萍、崔淑明、谭静、李庭珍、王丽红、彭群、李婵、张培虹),共计30人次的核酸采集任务,其中陈焕娣、郑均燕、陆慧雯、谭静等四人多次参加中高风险地区核酸采样。

完成封控地区采样任务

疫线手记:“大白”有话说

彭群 内分泌科护士

“作为医院外派采集核酸的第一批队员,我跟随队伍从早上7:00出发一直工作到17:00,回到科室稍稍休息后又继续科室的工作。那一天虽然累,但一想到能为抗疫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就不累了。只要医院需要我,只要我可以,我都会无条件服从安排。”

王丽红 风湿免疫内科护师

“夜渐深,我仍然看不到队伍的尾巴,通宵的不止我们,还有等待测核酸的市民......为了疫情防控,无论是小孩还是老人,都很积极配合,现场秩序很好。就这样,我们一直奋战到天亮,同事们都很累,但没有人抱怨,都在努力坚持。我们相信,只要坚持,终有击败疫情的那一天,而这一天就在不久的将来。”

陆慧雯 内分泌科主管护师

“先后参加了四次外派核酸采集工作,印象最深刻的是5月30日晚上去当时的中风险,现在的高风险地区中南街道的上门核酸检测工作。那一晚的天特别闷热,身着密不透风防护服的我们爬楼、穿梭在街道中,脚步越来越笨重,却一直向前,工作直到次日6点30分,任务完成返回医院。虽然当晚体力接近透支,但从不后悔,能够尽微薄之力,成为其中一份子,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刘翠萍 内分泌科主管护师

“我见过凌晨2点的广州桥中,那是暴风雨后的夜晚!冷且静的夜,无法让防护服下闷热的身体感到一丝丝的凉意!汗珠滑遍全身,那是与病毒赛跑的痕迹!‘谢谢您们!您们辛苦了!’这些话是那个夜里最美的’甜言蜜语’……”

谭静 内分泌科主管护师

“从业三十几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新冠肺炎来袭,我身为老广人,疫情就是命令,我要义不容迟地履行积责,尽守土之责,保护好这生我养我的地方。”

风湿免疫内科护师崔淑明

“作为一名援鄂医疗队队员,2020年武汉的那场新冠战疫还记忆犹新。面对如今的广州抗疫工作,我义不容辞!两次的外派采集核酸任务让我又再次穿上那套记忆中的防护服,希望我们再也不需要它......”

志同道合:夫妻“战士”齐心抗疫

郑均燕&朱栋梁

6月10日早上,郑均燕护长接到医院的外派紧急集合通知,要再次前往封控地区进行采集核酸工作,这是她第四次执行外派任务,而前一天晚上,她才得知丈夫朱栋梁(市一医院介入手术中心副主任)也报名参加了6月10日前往荔湾区多宝街的采集核酸工作,夫妻俩相视而笑,相约出发前要照一张合影来纪念如此难得的巧合。

临行前,她略不放心的是还没来得及给停课在家上网课的女儿准备早餐,女儿知道了,对他们说:“爸爸妈妈,你们放心去测核酸吧,我会自己弄早餐吃的。不过你们要答应我,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要多喝宝矿力,我那天去验核酸看到那些护士阿姨们全身都湿了,我知道你们也是那样子的。我答应你们,我会好好上课,等你们回家。”女儿的一席话让夫妻俩倍感欣慰,却也不禁眼眶有些湿润.....

陈忆&陈敢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内科党员、主治医师陈忆两次参与医院外派核酸采样医疗队。抬手采样看起来机械的动作,但是在35度高温天气下的广州,又穿着闷热的防护服的情况下就显得格外艰难。一天采样下来,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才真正感受到手酸涩到都抬不起来。

陈忆的丈夫陈敢是医院肾内科医生,两夫妻知道医院成立医院外派核酸采样医疗队就积极参与报名,还将两个年幼的小孩送回老家,全心全意投入到一线战斗中来。陈忆说:“作为一名党员,面对疫情我要向前冲,作为广州市民,我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广州加油!”

医、警携手抗疫

6月1日白天,作为两个小朋友妈妈的袁凤梅,本是休息在家准备陪伴孩子庆祝六一儿童节。但当接到需要外派到荔湾坦尾进行采集核酸工作时,她毫不犹豫地将孩子托付给亲戚照看,自己赶回医院集合。

当天午后,狂风暴雨依然阻挡不了大家抗疫情的决心,一切如常进行,没有人退缩。她回忆说:“那天我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刚开始还在庆幸防护服可以挡住大风大雨。没过多久就却感觉越来越闷,有好几次我都感觉快要闷晕过去。但当看见冒着大雨前来的市民,一切的不适瞬间烟消云散。”

她从早上8:30出发,直到晚上8点才回到家,而当天,袁凤梅的丈夫(警察),也在白云区大源街道采集核酸的现场进行执勤任务。夫妻俩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身份,却做着一件志同道合的事情,为广州的抗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白衣执甲,不负韶华,内分泌风湿联合支部的“大白”们将继续努力,担当作为,不负职责!

热点新闻
广州市公众急救教育与传播科普基地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博士后招聘公告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修须知2025
汪鸿浩
携手英才 共创未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5年博士后研究人员招聘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