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志愿服务 > 正文

“蒲公英”播撒,温暖人间四月天

2023-05-06 15:36 编辑:宣传科 阅读次数:

一朵朵小小的蒲公英花儿,

是一个个最平凡、

是一个个最平凡、

勇敢的小伞兵,

与风作伴,

飞翔蓝天,

遍满四方。

每一位“蒲公英”造血干细胞运送志愿服务的队友们为了生命的重建而奋斗,拼搏,内心是充盈满足的。

今年3月开始,我院“蒲公英”造血干细胞运送志愿服务进行了新年度的志愿者招新和培训工作。4月份,造血干细胞运送志愿服务的发布和运送照常开展,志愿者们饱含热情和爱心顺利完成了一次次任务,他们对志愿服务也有了更深的感触。

因为淋过雨,总想替他人撑把伞;

尽管满身伤痕,却总想为他人带去一道光 

“蒲公英”志愿者:易可可

      我曾经是一名病人,2020年4月确诊白血病,在血液内科治疗了一年多时间,目前病情稳定,已经回归工作岗位。我在病中得到了来自医院多方面的帮助和关心,也有很多病友及家属的安慰鼓励。许许多多的关爱让濒临绝望的我重燃信心。每当治疗中痛苦难受的时候,总有一双手伸过来,握紧我,那是爱也是力量,是支撑一个病人活下去的希望。我暗暗下定决心,如果有一天我能走出去,我也要去帮助别人。

3年后的四月,春暖花开时,我实现了愿望,接下了爱心的火炬,成为了一名运送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我手中的保温箱并不重,却承载着捐献者的无疆大爱和患者生的希望。我小心翼翼的迈着坚定的步伐抱着它回到血液内科,那个我曾经努力抗病一年多的地方。这次我的身份是一名志愿者!希望那一道光,照亮患者生命之路,早日康复。

搭起生命的“桥梁”—

“蒲公英”志愿者:何志星

图片这是我第三次参加运送干细胞志愿服务,虽然已经是第三次了,但我仍然像第一次运送一样的心潮澎湃。

本次目的地是杭州,我接到运送任务之后,马上收到了同为运送志愿者小姐姐的贴心提醒:当地气温、天气,一应俱全。我顺利抵达后,第一时间联系了当地血库的医生,确定好第二天取干细胞的时间和地点。之后便遇到了第一个难题,附近酒店没有冰箱可以存放冰块,经过一个多小时多个电话的沟通最终确定了有冰箱的住处。

第二天来到医院,看着躺在床上的捐者,我心里有种难以言表的感谢和感动。我拿出受者的感谢信时,眼泪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这一封小小的信笺,承载着一个生命对另一个能够施以援手的生命的感激之情,尽管言语的表达很有限,但是仍然能从这一字一句中感受到最真挚的感激之情。

返回的途中,虽然飞机延误,好在不算太晚。顺利把干细胞交接完毕后,我悬着的心也算归位了。这一路,短短的两天时间,我有幸见证又一个生命燃起了希望的曙光,为他搭起生命的桥梁。

— 我是一名光荣的“蒲公英”志愿者 —

“蒲公英”志愿者:张意钗

一个月前,在医院团委公众号上看到了蒲公英造血干细胞运送志愿服务信息,开始时并不知道要干些什么,只想力所能及地回馈社会。参加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知识、取干细胞流程及注意事项的专项培训后,知道这个志愿服务帮助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运送“希望的种子”。

我曾经在血站的工作经验,宣传过中华骨髓库标本留样流程,亲身体验过献血。对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多了一分了解,非血缘人之间的配型机率极低,能配得上也算是一种缘份了。中华骨髓库的建立就是帮助血液病患者在茫茫人海中寻找有缘人。我们的志愿服务就像“蒲公英”花儿飘洋过海去联系这份缘份。

每次有任务,“蒲公英”志愿者都会争先恐后“秒杀”任务。这次到云南的任务发布后,我很纠结,害怕自己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而不敢报名。那个“1”在我手机上敲了又删,删了又敲,终于说服自己发送了“1”。确定了任务后,我便开始向队长周铭医生请教流程以及注意事项,了解过程后,我坚信自己可以把任务做好。

采集干细胞当天,在采集室见到捐献者时,我第一时间向捐献者表达了敬佩和感谢。干细胞的交接、文件的核对、签名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拿到手的干细胞于我来说显得有千斤重,这可是患者的希望,我一定要安全把它运送回去。

加入志愿队一个月后亲身体验为患者服务,我感到十分荣幸。有了这次的经验,下次的任务我绝对不会犹豫不决。也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能够加入我们的“蒲公英”队伍中来,我们不单只做“运输队”,我们还可以做“宣传队”,让更多人了解“捐献可再生的细胞,拯救不可重来的生命”。

— 全力以赴,使命必达 —

“蒲公英”志愿者:邱子仪

图片“潜伏”在造血干细胞运送志愿服务微信群里很久,每次都因为要上班而与服务机会擦肩而过,这次总算可以尝试。接到任务的时,心中唯有一个信念:别人把性命相托,自己也必当竭尽全力,尽早赶回。

出发前一天,我与血液内科周铭医生沟通出发前准备事项,先拿到取造血干细胞需要储存的运输箱,提早买了车票,早早到达。“蒲公英”造血干细胞运送志愿服务队长周铭医生,事无巨细交待注意事项,让我完全安下心来,有底气接受运送任务。

到达目的地,整个流程除了中间遇到机器故障耽搁了一段时间,几乎非常流畅,这大概是短途的运送好处。目的地的来往路线,我也相对熟悉,所以不存在遇到突发问题的可能性。

下了夜班运送,人比较疲惫。在返回途中,多次想睡着,但时刻得绷着神经,不让自己睡着。当把造血干细胞和相关材料交给血液内科工作人员后,我一下子就松懈了,回到家也终于睡了一个安稳觉。

运送不难,难能可贵的是有人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因为提前到达深圳,我去参观了当地的血液中心,从旁观者的角度体验了他们的环境和服务,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蒲公英”志愿者们完成任务后,医务社工为大家颁发荣誉证书以及纪念品,感谢志愿者的爱心奉献。

  

“蒲公英”造血干细胞运送志愿服务队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团委、血液内科联合医务社工项目,从2020年建立“蒲公英”造血干细胞运送志愿服务队伍,运送任务足迹遍布台湾、湖北、山东、四川、河南、云南等10多个省市。从运送任务发布,到前期准备及最后成功运回,每位志愿者都严格按照运送流程和要求,用心守护每一份造血干细胞。

一起加入我们的爱心队伍吧

“蒲公英”造血干细胞运送志愿服务承载的意义和责任重大;是一次生命传递的志愿服务,这是一个连接供者与患者的桥梁,这是一份市一医院医务人员对血液内科移植患者的关爱。

志愿者要求

1.志愿者为院内职工,年龄18-45周岁,身体健康,行动方便,能适应长途交通;

2.工作认真负责,应变能力强,有吃苦精神,处事稳重,纪律性强;

3.认领运送任务后,需根据造血干细胞运送时间,随时出发,及时、安全地将造血干细胞送回医院;

4.有相关志愿服务经验者优先。

欢迎市一医院的工作人员加入我们这个爱的传递旅程!

长按图片扫码报名

医务社工服务项目介绍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9年8月起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由广州市中大社工服务中心承接。医务社工与医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打造跨学科跨专业合作团队,通过情绪疏导、心理支持、压力舒缓、政策咨询、资源链接、培育志愿者等内容,为患者及其家属、医务人员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医务社工项目同时为有经济困难的病友提供医保政策咨询,慈善资源转介,协助慈善基金会申请等公益服务。

联系电话:189 2890 3224(微信同号)

工作人员:医务社工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30(节假日除外)

微信账号:搜索“syywsg”,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热点新闻
广州市公众急救教育与传播科普基地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博士后招聘公告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修须知2025
汪鸿浩
曹志恺